《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
时间: 2025-01-06 13:0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
作者:王安中 〔宋代〕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
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白话文翻译
在魏台长乐坊的西边,画桥的倒影映在烟雾缭绕的堤岸远方。
东风轻轻地吹拂,染蓝了春水,水湾环绕清澈。
白鹭在水草上嬉戏,鱼儿在水中玩耍,落花漂浮而卷动。
为了游人盛大的踪迹,兰舟和彩舫轻快地划过波面。
欢乐的事情年年偶尔出现。
趁着旗帜招展,谷中的黄莺啼唱动听。
再加上有疏落的帘子和珠袖,浓郁的香气弥漫着。
在萧寺的高亭,茂密的树林在斜阳下照耀,且留恋这美好的宴席。
看这美好的时光如花般灿烂,酒杯前轻放手,宛如梨花的晚景。
注释
- 魏台长乐坊:指的是宋代的一个地名。
- 画桥:指用美丽的桥,给人以画的感觉。
- 烟堤:烟雾缭绕的堤岸。
- 东风与染:东风轻拂,仿佛给春水染上了颜色。
- 浴鹭、翘莎:白鹭在水草上嬉戏。
- 飞轻棹:小舟轻快地划动。
- 芳宴:美好的宴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中是宋代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是王安中在游历时创作的,诗中描绘了魏台长乐坊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春天游玩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魏台长乐坊的春日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水边的风光与游人活动的欢乐场景。开篇的“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通过“倒影”与“烟堤”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东风吹拂,水波荡漾,给人以生动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
在描写游人活动时,诗人提到“兰舟彩舫”,通过对舟的描述,传达出游人的欢快与悠闲。而“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则体现了水边自然景色的和谐,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诗人用“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来总结,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台长乐坊西:地点的指引,设定了诗的背景。
- 画桥倒影烟堤远: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描绘风吹水动的生动场景。
-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使自然生动鲜活,有动有静。
- 为游人盛踪:游人是诗中重要的角色。
- 乐事年来乍见:强调快乐是难得的。
- 趁旌旗谷莺娇啭:细腻的描写增加了生动感。
-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意象丰富,展现了春日的美丽。
- 看韶华烂向:总结整首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画桥”与“烟堤”的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使得景象更具生机。
- 对仗:如“浴鹭翘莎,戏鱼吹絮”,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色与游人活动,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桥:象征着美丽与和谐。
- 烟堤:代表着梦幻与朦胧。
- 东风:象征着生机与温暖。
- 浴鹭、戏鱼: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
- 梨花:象征着美好和短暂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浴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鸟
- C. 一种花
-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中的“染”指什么?
- A. 颜色
- B. 风
- C. 水
-
诗中提到的“兰舟彩舫”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游人的快乐
- B. 自然的美丽
-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作品,亦描绘春天的美景。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王安中的《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安中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壮丽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诗词鉴赏法》:介绍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