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前佳树绿阴成,
树杪飞鸦去就轻。
自顾主人无败德,
岂嫌尔口有凶声。
平生直道常多祸,
两耳清风一听鸣。
辄莫为人轻自动,
须知弹射易忘生。
白话文翻译
庭前的美树绿荫成片,树梢飞来的乌鸦轻轻地飞走。我自问主人并无失德,怎会在意你那凶恶的叫声。平生坚持正道常遭祸害,两耳听着清风与鸟鸣。切勿轻易动怒,须知发射箭矢容易,遗忘生命却难。
注释
- 佳树:美好的树木。
- 绿阴:树木的绿荫。
- 树杪:树的最上面,树梢。
- 飞鸦:飞来的乌鸦。
- 败德:失去道德,指做坏事。
- 凶声:指乌鸦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不祥的声音。
-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持正义。
- 清风:比喻宁静的环境。
- 弹射:发射箭矢,指轻易发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约 1050-1120),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与抒情。王令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风格简练明快,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鸦鸣》创作于王令的一段人生思考期,诗中通过庭前绿树与飞鸦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世事的思考。作者借助乌鸦的叫声,传达了对道德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鸦鸣》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开篇便以“庭前佳树绿阴成”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树荫的清凉和飞鸟的轻盈,形成一种和谐的图景。然而,随着乌鸦的出现,这种和谐美好却又被打破。乌鸦的叫声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诗人却自问“自顾主人无败德”,展现出一种不以外界声音判断自我的态度。
诗中的“平生直道常多祸”体现了作者对正义与道德的坚持,尽管常常遭受困扰和误解,依然选择坚守本心。这里的“清风一听鸣”则展示出作者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表明他宁愿沉静于内心的和谐,亦不愿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辄莫为人轻自动”告诫人们要控制情绪,不要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尤其是那些负面的、刺耳的声音。诗歌整体上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深度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前佳树绿阴成:描绘出庭前绿树成荫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树杪飞鸦去就轻:乌鸦轻盈地飞离,象征着不安和不祥的预兆。
- 自顾主人无败德:诗人自问,自己作为主人并没有做错事。
- 岂嫌尔口有凶声:因此不在乎乌鸦的凶声,表达出一种心态的淡然。
- 平生直道常多祸:坚持正义的道路常常会遭遇祸患。
- 两耳清风一听鸣:耳边清风拂面,听到的只是鸟鸣,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辄莫为人轻自动: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动。
- 须知弹射易忘生:强调情绪的控制,发怒容易,但生命的珍贵却需牢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风”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平生直道常多祸”与“自顾主人无败德”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乌鸦的叫声被赋予了不祥的象征,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道德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坚定与宁静。虽然外界的声音可能刺耳且充满负能量,但保持自我、坚持正义与道德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树: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自然环境。
- 绿阴: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 飞鸦:作为不祥的象征,预示着困扰与烦恼。
- 清风: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庭前佳树绿阴成”指的是哪里?
- A. 庭前的美树
- B. 后院的花草
- C. 河边的柳树
- D. 山上的松树
-
“岂嫌尔口有凶声”中的“凶声”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乌鸦的叫声
- C. 风声
- D. 人声
-
诗中提到“平生直道常多祸”,这句的意思是?
- A. 走正道会受到更多的福报
- B. 坚持正义常常遇到麻烦
- C. 走歪路不会有祸害
- D. 人生没有任何祸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王令的《鸦鸣》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王令更注重道德与外界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思乡情绪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令生平及其诗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