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中寄薛中裕》

时间: 2024-10-02 17:48:10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

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

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

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涂中寄薛中裕 司马扎 〔唐代〕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 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 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 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结交的贫贱朋友,一旦迷失方向,离别更添伤感。 清晨泪水洒在芳草上,直到草尽,夜晚的魂魄只有明月知晓。 空旷的山野连绵不断,寒冷的鸟儿落在结霜的树枝上。 这样的景色显得格外孤寂,为了你,我的黑发也变得斑白。

注释:

  • 贫交:指贫贱之交,即在贫困中结交的朋友。
  • 失路:迷失方向,比喻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 晓泪:清晨的泪水。
  • 芳草尽:芳草枯萎,比喻情感的消逝。
  • 夜魂:夜晚的灵魂,指诗人的内心世界。
  • 空山:空旷的山野。
  • 寒鸟:寒冷中的鸟儿。
  • 霜枝:结霜的树枝。
  • 寥落:孤寂,冷清。
  • 玄发衰:黑发变白,比喻岁月的流逝和忧愁的积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离别和孤寂的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在旅途中寄给友人薛中裕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自身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诗中“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挫折。“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孤独。后两句“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进一步以空旷的山野和寒冷的鸟儿,强化了诗中的孤寂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诗人表达了对远方贫贱朋友的思念,以及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的伤感。
  • “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通过清晨的泪水和夜晚的魂魄,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哀愁和孤独,只有明月知晓。
  • “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描绘了空旷的山野和寒冷的鸟儿,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氛围。
  • “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诗人感叹这样的景色显得格外孤寂,为了思念的朋友,自己的黑发也变得斑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晓泪芳草尽”中的“芳草尽”比喻情感的消逝。
  • 拟人:如“夜魂明月知”中的“明月知”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和思念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挫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时光。
  • 明月:象征着孤独和清冷。
  • 空山:象征着孤寂和荒凉。
  • 寒鸟: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贫交千里外”中的“贫交”指的是什么? A. 贫困的朋友 B. 贫贱之交 C. 贫穷的交往 D. 贫瘠的土地

  2. “晓泪芳草尽”中的“芳草尽”比喻什么? A. 情感的消逝 B. 草地的枯萎 C. 时间的流逝 D. 泪水的干涸

  3. “夜魂明月知”中的“明月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风格更为淡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司马扎的这首诗情感更为深沉,语言更为直白。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司马扎的诗中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以增强孤寂的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司马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