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烟疏树野人家,
竹外寻诗一迳斜。
出鸟亦知人意思,
忽翻残雪啄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烟雾中,稀疏的树木旁边,有几户人家。
我在竹林之外寻觅诗句,走了一条斜斜的小路。
飞出的鸟儿似乎也懂得人的心思,
忽然间,它们翻动着残雪,啄食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荒烟:形容烟雾弥漫,环境荒凉。
- 疏树:稀疏的树木,形容环境的荒凉。
- 野人家:指乡村的房屋,隐喻自然的生活。
- 迳(jìng):小路,古时常用来指代幽静的小径。
- 出鸟:飞出的鸟,暗示自然的生命。
- 残雪:春天尚存的雪,暗示冬季的余寒。
- 啄梅花:鸟儿啄食梅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雪:残雪在春天仍然存在,反映出季节的交替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乡间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寻。诗中描绘的景象和鸟儿的动作,反映出春天的气息和人心的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即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与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的“荒烟疏树野人家”便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显荒凉的乡村场景,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感觉。接着“竹外寻诗一迳斜”,描绘出作者在自然中寻求诗意的情景,体现出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出鸟亦知人意思”,则赋予了自然以灵性,鸟儿的动作似乎能理解人的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忽翻残雪啄梅花”,则是春天来临的象征,残雪与梅花的对比,既表达了季节的交替,也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情感细腻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烟疏树野人家:描绘了一个荒凉的乡村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竹外寻诗一迳斜:表达了作者在竹林外寻找灵感与诗意的过程,体现了他对诗歌的渴望与追求。
- 出鸟亦知人意思:鸟儿的飞出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暗示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 忽翻残雪啄梅花:春天的来临,鸟儿在雪中觅食梅花,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鸟儿被赋予了“知人意思”的属性,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与梅花的意象对比,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诗意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烟:象征着孤独与苍凉,营造出一个宁静的氛围。
- 梅花:代表坚韧与希望,暗示春天的到来。
- 残雪: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交替,反映出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竹外寻诗一迳斜”意味着什么?
- A. 在竹林中找诗
- B. 在竹林外寻找诗意
- C. 竹子长得很斜
- D. 竹子很高
-
诗中的“出鸟”指的是什么?
- A. 飞出的鸟
- B. 出生的鸟
- C. 离开的鸟
- D. 受伤的鸟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即事》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方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心交流,而王之涣则强调壮观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