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藏不见》
时间: 2025-01-20 00:32:45意思解释
虹藏不见
作者:徐敞 〔唐代〕
原文展示: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白话文翻译:
初冬的时节,小雪悄然降临,正应节而来,晚虹却隐匿不见。
玉的气息徒然显现,星的光辉却未散去。
美人初次与色彩相媲美,飞鸟也停止了欢快的展翅。
石涧中收回了晴天的影子,天津的彩梁也失去了光彩。
细雨霏霏,黄昏的天空中,残阳映照得模糊。
舒卷的云彩应时而变,因而知道圣历将会悠长。
注释:
- 应节:应时节而至。
- 玉气:指清冷、洁净的气息。
- 比色:比美的颜色。
- 呈祥:呈现吉祥的兆头。
- 石涧:溪流的山石。
- 天津:古代指的河流。
- 霏霏:形容细雨或烟雾。
- 杳杳:形容遥远、深邃。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美人初比色”,可以联想到古代美人的比美与色彩的象征,表现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飞鸟罢呈祥"的意象也往往与吉祥的兆头相关,暗示着美好时光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敞,字德元,号青山,唐代诗人,以五言和七言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文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冬,正值小雪节气,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与心境,表达了对时节变换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虹藏不见》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感受。首句“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不仅表现了冬季的到来,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诗人以“玉气徒成象”来比喻冬天的寒冷与清新,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又高雅的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美人与飞鸟的形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思,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表达了冬季的到来,晚虹隐匿,暗示着冬天的寒冷与静谧。
-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玉的气息象征清冷与高洁,星光依旧闪烁,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美人与飞鸟的意象相互交织,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吉祥的兆头。
-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细雨与残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氛围。
-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云彩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表达对长久历史的感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气”比喻冬日的清冷气息。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飞鸟罢呈祥”。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初冬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小雪:象征冬季的到来,带来冷静与沉思。
- 美人:象征美好与理想。
- 飞鸟:象征自由与吉祥。
- 石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应节”是指什么? A. 应时节而至
B. 应该节约
C. 应该节日 -
“霏霏空暮雨”中“霏霏”形容什么? A. 明亮
B. 细雨或烟雾
C. 寒冷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 《雪》——刘方平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徐敞的诗更加细腻,展现了内心的沉思与对美好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壮阔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