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清平乐
作者: 吴藻〔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无奈咏花人倦。
满城初试华灯,满庭湿粉空明。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
白话文翻译
在银梅的小院里,十二层帘子卷起,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香气交织,春天的气息依旧不断。可惜诗人对咏花已感到疲倦。
满城的华灯刚刚点亮,满庭的湿粉在明月下显得格外清亮。云母的屏风上,月光洒下,仿佛身处在瑶池的清幽之境。
注释
- 银梅: 银色的梅花,象征清冷的美。
- 十二重帘: 形容院落装饰华丽,帘子层层叠叠。
- 雪北香南春不断: 指北方的雪与南方的春香交融,表现出春意盎然。
- 咏花人倦: 诗人对花的吟咏已感到疲倦,表达一种厌倦之情。
- 华灯: 指盛大的灯笼,象征节日的热闹。
- 湿粉空明: 湿润的花粉在明亮的月光下一片清晰。
- 云母屏风: 形容屏风如云母般光滑,映衬出清冷的月光。
- 瑶清: 形容高洁的环境,像瑶池般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诗词常常流露出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盛时期。吴藻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心境,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以银梅小院为开头,营造出一个清幽雅致的空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首句“银梅小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精致而又宁静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接着“十二重帘卷”,层层帘子卷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雪北香南春不断”,表现了春天的常在,但诗人却感到“咏花人倦”,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繁花似锦的厌倦,似乎在反映出对生活的某种无奈和疲惫。随着夜幕降临,城市的华灯初上,诗人又一次回归到生活的热闹之中,但“满庭湿粉空明”则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最后的“云母屏风月上”,则是对夜色的描绘,月光如水,透过屏风洒在庭院中,展现出一种高洁的境界,仿佛身处于人间仙境。这种意境的转折,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思考,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梅小院:描绘出一个清雅的院落,给人以清新之感。
- 十二重帘卷:层叠的帘子显得华丽,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 雪北香南春不断:春天的气息虽然不断,但诗人却感到厌倦。
- 无奈咏花人倦: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吟咏产生了疲倦感。
- 满城初试华灯:城市的灯光初上,展现出繁华的景象。
- 满庭湿粉空明:在明月下,湿粉显得清澈,暗示着一种清冷的美感。
- 云母屏风月上:月光洒在屏风上,显得如梦似幻。
- 高寒如在瑶清: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冷的氛围,给人以超脱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母屏风”比喻月光的清冷与宁静。
- 对仗:如“雪北香南”两组词语相对应,增强了表现力。
- 意象:银梅、小院、华灯等意象的运用,构建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梅: 清冷、雅致,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华灯: 热闹、繁华,象征着生活的喧嚣。
- 云母屏风: 纯净、高贵,象征着宁静的心境。
- 月光: 皎洁、清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银梅小院”中的“银梅”象征什么?
A. 春天 B. 清冷的美 C. 喧闹的生活 - 诗人在“咏花人倦”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花的赞美 - “云母屏风月上”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喧嚣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清平乐》: 两首词都体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的追求,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吴藻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