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月末在婺州韩守坐上和陈尚书韵李处全)》
时间: 2025-01-06 04:25: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生观尽。双璧蒹葭那敢并。
四海无人。笑语从容许我亲。
平生此客。复与太丘登醉白。
病里颦眉。贪看惺惺骑马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诗中“更生观尽”意指人生的种种经历已是无所不见,“双璧蒹葭那敢并”则形容自己与他人难以相提并论,内心感到无奈与孤独。“四海无人,笑语从容许我亲”,表达了四海皆空,身边无知己,唯有与自己对话,感到无比亲切。“平生此客,复与太丘登醉白”则是怀念与友人一起畅游,醉酒高歌的美好时光。“病里颦眉,贪看惺惺骑马归”,病中的愁苦只愿看见那骑马而归的友人,心中充满对往日快乐的渴望。
注释
- 更生观尽:指经历了许多世事,感叹人生的无常。
- 双璧蒹葭:双璧比作的美好事物,蒹葭则是指芦苇,形容自身的平凡与渺小。
- 四海无人:四面八方都没有可以倾诉的人。
- 太丘:太丘是指太丘山,古代的名山,常作为游玩之地。
- 惺惺: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彼此都能理解。
- 骑马归:象征着归来的快乐与亲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处全,宋代诗人,字德昭,号碧云,晚号天池居士。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擅长诗词但也有一定的散文成就。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甲午年(1894年),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婺州,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心中常感孤独与无奈,故而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李处全的《减字木兰花》透过对自然与人情的观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诗的开篇“更生观尽”便是一种人生阅历的总结,诗人似乎感到生活的无趣与乏味。接下来的“双璧蒹葭那敢并”,通过比喻,表达了他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认为自己与他人无法并肩而立,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四海无人”一句,令人感受到一种无依无靠的无奈,幽幽的寂寞氛围弥漫开来。诗人在这孤独中依然保持着一丝微妙的乐观,“笑语从容许我亲”,即便身边没有知己,他依然可以与自己对话,找到一丝安慰。
随着诗的深入,李处全撩起了对往昔的怀念,“平生此客”描绘了他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虽是醉酒高歌,却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然而“病里颦眉”,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诗人即使在病痛中,仍然对美好事物抱有期盼和贪恋,渴望能见到那骑马归来的友人。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处全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流露出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生观尽:生经历了很多,已然看透。
- 双璧蒹葭那敢并:自认为不如他人,感到自卑。
- 四海无人:身边无知己,感到孤独。
- 笑语从容许我亲:与自己对话,找到一丝安慰。
- 平生此客: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 复与太丘登醉白:再一次与友人共游太丘,醉意盎然。
- 病里颦眉:病中愁苦,感到无奈。
- 贪看惺惺骑马归:渴望与理解自己的朋友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双璧蒹葭”比喻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 对仗:如“笑语从容”与“病里颦眉”,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情感具象化,通过“我亲”来表达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象征柔弱与脆弱,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四海:象征广阔的世界,亦表明孤独无处不在。
- 太丘:象征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 骑马:象征归来与团聚,充满了期待和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更生观尽”中的“观”指什么?
- A. 看法
- B. 观察
- C. 观看
- D. 以上皆是
-
李处全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情感的怀念?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乡
- D. 战争
-
“四海无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忧虑
- D. 愤怒
答案:
- D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处全《减字木兰花》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对比:
- 李处全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而王维的作品则侧重于对朋友的期盼与祝福,展现了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李处全诗文集》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对《减字木兰花》这首诗的全面理解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