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七首)》

时间: 2025-01-05 10:12:26

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黍穗高低菊有华,
廛居恰似野人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田野中的景象:高低不平的黍穗和盛开的菊花,像是乡村野人的家一般。夕阳缓缓地向西墙移动,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让微生的岁月更换了白发。

注释:

  • 黍穗:指的是黍的穗子,黍是一种粮食作物,通常在田野中生长。
  • 高低:指黍穗的生长高低不平,表现了自然生长的状态。
  • 菊有华:指菊花开得繁盛,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廛居:指居住的地方,通常指市场或村落,文中暗指乡村环境。
  • 微生:意为细微的生活,指的是生活的琐碎和日常。
  • 换鬓华:意指岁月流逝,头发变白,暗示着人的老去。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夕阳”和“微生”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无常的隐喻,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这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星,明代诗人、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散文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社会,反映时代变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折射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农田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黍穗高低”与“菊有华”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诗人以“夕阳日向西墙过”来传达时光的流逝,夕阳的意象常常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给人以沉思的空间。同时,诗句“只为微生换鬓华”浓缩了人生的哲理,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白发的生成,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诗人在田野中看到的景象,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内心情感的反映,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黍穗高低菊有华”:描绘了田野中黍的穗子高低不一,菊花盛开的生动场景。
    • 第二联“廛居恰似野人家”:将这一自然景象与乡村生活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朴素而自然的氛围。
    • 第三联“夕阳日向西墙过”:夕阳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时间无情之感。
    • 第四联“只为微生换鬓华”:强调微小的生活经历在时间面前的脆弱,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高低”与“华”的对比,增强了自然景象的层次感。
    • 夕阳的意象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时间具有了动作,增添了诗的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黍穗: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生命力,寓意希望与生机。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与高洁、坚韧相联系,是秋天的象征。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终结,给人以感伤之感。
  • 野人家:代表乡村的朴素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黍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粮食作物
    • C. 一种果实
  2. “夕阳日向西墙过”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无所谓
  3. “微生换鬓华”中的“换”字在此句中的意思是?

    • A. 改变
    • B. 交换
    • C. 失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情感深沉。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衰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基的《有感》更强调农村生活的质朴,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之间的宁静之美。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