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三首)》

时间: 2025-01-05 10:32:32

双燕双飞入我堂,衔泥养雏何太忙。

养得雏成却飞去,双燕双飞复如故。

东园桃李春萋萋,日华烘露生紫霓。

一朝实熟付人采,叶枯枝折空成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燕双飞入我堂,衔泥养雏何太忙。
养得雏成却飞去,双燕双飞复如故。
东园桃李春萋萋,日华烘露生紫霓。
一朝实熟付人采,叶枯枝折空成蹊。

白话文翻译

两只燕子双双飞入我的大厅,衔着泥土忙着筑巢养雏。
等到小燕子长大了,它们却飞走了,双燕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东园里的桃树和李树春天开得茂盛,阳光温暖,露水滋润生出紫色的彩虹。
等到果实成熟时交给人来采摘,树叶枯黄,树枝折断,空留下小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衔泥:用嘴叼着泥土,形容燕子筑巢的动作。
  • 养雏:养育小燕子。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日华:阳光的光辉。
  • 烘露:烘托露水,意指阳光照耀下的露水。
  • 成蹊:比喻成就了小路,暗指经历的痕迹。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从燕子筑巢和春天的景象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生灵的观察和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明代初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政治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初期,正值国家建立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古歌》描绘了燕子筑巢、养雏、再到飞走的过程,使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首联通过燕子的双飞引入,既表现了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又隐喻了生活中的无常。第二联则强调了燕子养育雏鸟的辛劳与最终的离去,表现了亲情与离别的主题。接着,诗人转向春天的景色,描绘了东园桃李的繁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最后一联则表达了果实成熟后被人采摘的无奈,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

总体而言,诗歌通过燕子与桃李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于时间流逝与事物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细腻而深邃,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燕双飞入我堂:描绘燕子飞入屋内,象征春天的到来。
  • 衔泥养雏何太忙:燕子忙于筑巢,体现母爱的伟大与辛劳。
  • 养得雏成却飞去:小燕子长大后离去,暗喻亲子之间的分离。
  • 双燕双飞复如故:燕子又恢复了原有的状态,表现了自然的循环。
  • 东园桃李春萋萋:春天的桃李繁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日华烘露生紫霓:阳光照耀露水形成的彩虹,描绘春日的美景。
  • 一朝实熟付人采:果实成熟后由人采摘,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叶枯枝折空成蹊:树木的枯萎与折断,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衔泥比喻辛勤、温暖的家庭生活。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如“双燕双飞”和“养得雏成”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燕子与春天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别。
  • 泥土:象征辛劳与温暖的家。
  • 桃李:象征生机与希望。
  • 阳光与露水:象征生命的滋润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燕子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春天
    C. 繁荣
    D. 伤感

  2. “养得雏成却飞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希望
    D. 自豪

  3. 诗中提到的“东园桃李”象征了什么?
    A. 生机
    B. 伤痛
    C. 离别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燕诗》——李贺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基的《古歌》更侧重于春天的生命力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关注于国事和个人命运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