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桐江驿
伯夷清节太公功,
出处非邪岂必同。
不是云台兴帝业,
桐江无用一丝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对当下环境的感慨。伯夷保持清白的节操,太公有着卓越的功绩,这些人并非出身相同,难道他们的成就就一定相同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云台山上的帝王那样兴起自己的事业,眼前的桐江却没有丝毫风浪的涌动。
注释:
- 伯夷:古代名士,以清白的节操著称。
- 太公:姜子牙,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 云台:指的是云台山,传说中刘邦登基的地方,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桐江:指的是桐江,诗中意指平静无波,不具备发展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云间,明代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著称,作品多反映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旅途之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明代初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夜泊桐江驿》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刘基在此以伯夷和太公的事迹引入,探讨了成就与出身的关系。伯夷的清白节操与太公的功业,表面上看似不相干,实则指向对历史的反思。他们的成功并非因为相同的出身,而是各自的努力与品德。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现实,指出即使有雄心壮志,若身处桐江这样的环境,成功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这不仅表现了刘基的历史观,还流露出他对当下局势的无奈与失落。诗歌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带有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伯夷清节太公功”:提到伯夷的清白和太公的成就,表明道德与功绩。
- “出处非邪岂必同”:强调个人出身并不决定未来成就。
- “不是云台兴帝业”:指出即便有理想,不一定能如同云台上的帝王。
- “桐江无用一丝风”:以桐江的平静比喻现实的无奈,暗示缺乏发展机会。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来引发对现实的思考。清节、功业与现实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个人成就与环境的关系,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 伯夷:象征清白和理想。
- 太公:象征成功与智慧。
- 云台:象征权力与地位。
- 桐江:象征安静无波的现实,暗示缺乏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伯夷的节操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个人的理想
B) 历史的功绩
C) 政治权力
D) 社会环境 -
诗中提到的“桐江”象征着什么?
A) 成功
B) 平静与无奈
C) 历史人物
D) 理想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探讨:
A) 个人道德
B)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C) 社会风气
D) 自然景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探讨了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对比刘基的《夜泊桐江驿》和李白的《将进酒》,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基更侧重于历史人物与现实的关系,而李白则更为豪放,直接呼唤饮酒作乐,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刘基的作品以及明代诗词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