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寺斋居》

时间: 2025-01-04 07:55:40

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兴隆寺斋居
作者: 孟洋 〔明代〕

斋日斋居僧舍深,
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
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
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
不道愁多更苦吟。

白话文翻译:

在斋戒的日子里,我居住在僧舍深处,
白天窗帘后花竹的影子细细绵绵。
天空的树色散发出美好的气息,
地面的黄莺鸣叫传入了佛音。
京城的烟火在眼前虚幻不实,
边疆的战争实在令我心惊。
在他乡我自喜遇到春色,
却不知道愁苦更多只能吟唱。

注释:

  • 斋日: 指佛教徒进行斋戒的日子。
  • 僧舍: 僧侣居住的地方。
  • 昼帘: 白天用来遮挡阳光的帘子。
  • 佳气: 美好的气息。
  • 梵音: 佛教的音乐或诵经声。
  • 京国: 指京城,通常指当时的南京或北京。
  • 戎马: 指军队和战争。
  • 他乡: 指异乡,远离故乡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洋,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佛教的关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诗风清新淡雅,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斋戒期间,表达了作者在僧舍中静心修行的状态,以及对外界动荡不安的感受。诗中流露出他对和平宁静的向往与对现实苦难的反思。

诗歌鉴赏:

《兴隆寺斋居》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斋戒期间的内心世界和周遭环境。开头两句“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僧舍的静谧与安宁,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心灵得以放松。接着“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将自然景色与佛教的氛围结合,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心境逐渐复杂,“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从静谧的僧舍转向外界的动荡,作者感受到京城的繁华与虚幻,以及边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表达了作者在他乡欣赏春色的喜悦,却又因心中的忧愁而感到苦闷。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外界动荡的敏感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斋日斋居僧舍深: 斋戒的日子里,我住在僧舍深处,表现出一种清静的修行生活。
  2. 昼帘花竹细阴阴: 白天,窗帘遮挡着阳光,花竹投下细腻的阴影,描绘出僧舍内的宁静氛围。
  3. 诸天树色浮佳气: 空中的树色散发出美好而清新的气息,映衬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4. 下界莺啼入梵音: 地面的黄莺鸣叫融合了佛教的梵音,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
  5. 京国风烟虚在眼: 眼前的京城繁华与烟火显得虚幻不实,反映出对繁华生活的思考。
  6. 边城戎马实惊心: 边疆的战争真实而令人心惊,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7. 他乡自喜逢春色: 在异乡欣喜于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8. 不道愁多更苦吟: 然而内心的愁苦让人无法自拔,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

修辞手法:

  • 对仗: 全诗的对仗工整,如“斋日斋居”和“京国风烟”。
  • 比喻: 如“诸天树色浮佳气”,通过色彩与气息的结合,传达出和谐美好的感受。
  • 意象: 诗中“莺啼”“梵音”形成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与佛教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外界动荡与内心宁静之间的挣扎,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苦闷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僧舍: 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地方。
  • 春色: 代表生命与希望。
  • 莺啼: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戎马: 代表战争与动荡。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斋日斋居”中的“斋”指的是:
    A. 餐饮
    B. 斋戒
    C. 旅行
    D. 休息

  2. 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
    A. 边疆
    B. 乡村
    C. 京城
    D. 海边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幸福快乐
    B. 忧愁苦闷
    C. 愤怒不平
    D. 满足安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 宋·朱熹
  • 《静夜思》 - 唐·李白

诗词对比:

与孟洋的《兴隆寺斋居》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寂寞,但李白的诗歌更加直接而奔放,而孟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深刻的思考,体现出禅宗的思想。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