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司蔡内阁》

时间: 2025-01-06 09:11:29

此日河南念贾生,留将名字彻丹庭。

秋声渐觉寒生树,亲老遥知独倚扃。

徒系车傍淹白昼,得离韝上必青冥。

公如未信牛间气,试掘丰城必有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日河南念贾生,
留将名字彻丹庭。
秋声渐觉寒生树,
亲老遥知独倚扃。
徒系车傍淹白昼,
得离韝上必青冥。
公如未信牛间气,
试掘丰城必有灵。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在河南怀念贾谊,
将他的名字留下,直达丹庭。
秋天的声音渐渐传来,寒意从树间生出,
我对亲人和老者的思念,远远地知晓我独自倚靠门扉。
白天的时光在车旁悠然流淌,
若能离开这绳索,必将飞向青天。
如果你还不相信牛间的气息,
不妨试着挖掘丰城,定有神灵的存在。

注释:

  •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过秦论》闻名。
  • 丹庭:这里指代皇宫或朝廷。
  • 秋声:表示秋天的声音,暗示季节的变换和情感的沉重。
  • 倚扃:倚靠门扉,表示孤独的情感。
  • 徒系:徒然地停留,感叹时间的流逝。
  • :弓的弦,形容被束缚的状态。
  • 牛间气:古代信仰中,牛能够感知灵气,象征着信任和探索未知。
  • 丰城:丰城是古代地名,传说有灵气。

典故解析:

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因其政治见解和文学成就而受到后世推崇。诗中提到的“牛间气”源于古代对牛的崇拜与信任,象征着对自然和灵气的尊重与追求。而“丰城必有灵”则暗示着通过探索历史和自然,能够找到一些超自然的灵感或启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方平,宋代诗人,工于山水与咏物,作品多以清雅见称,情感细腻,常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的感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对贾谊的怀念中,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贾谊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悟。开头即以“此日河南念贾生”引入,使得全诗充满了怀旧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秋声渐觉寒生树”表现出一种孤寂与寒冷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思乡情怀。诗中的“亲老遥知独倚扃”则揭示了作者的心境,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徒系车傍淹白昼”,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构成了一幅富有深意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此日河南念贾生:今天我在河南怀念贾谊。
    2. 留将名字彻丹庭:将他的名字留在这里,传达至朝廷。
    3. 秋声渐觉寒生树:秋天的声音渐渐响起,树木中透出寒意。
    4. 亲老遥知独倚扃:我对亲人和老者的思念,远远的知晓我独自倚靠着门。
    5. 徒系车傍淹白昼:白天的时光在车旁无所事事的流淌。
    6. 得离韝上必青冥:若能挣脱束缚,必将飞向青天。
    7. 公如未信牛间气:如果你还不相信牛间的气息。
    8. 试掘丰城必有灵:不妨试着挖掘丰城,必然会有神灵的存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秋声渐觉寒生树”暗示思乡之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丹庭:象征着权力与理想的追求。
  • :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平淡与无奈。
  • :象征着束缚与压抑。
  • 丰城:象征着探索与发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贾谊
    • B. 贾宝玉
    • C. 贾充
  2. “秋声渐觉寒生树”中的“寒生树”意指什么?

    • A. 秋天的寒意
    • B. 树木的凋零
    • C. 冬天的来临
  3. 诗中提到的“丰城”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历史的深度
    • C. 神灵的存在

答案:

  1. A. 贾谊
  2. A. 秋天的寒意
  3. C. 神灵的存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但更侧重于时局的动荡。
  • 李白《静夜思》:虽同为思乡,却更加直接,情感直白。两者在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深沉,后者则清晰直接。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