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观水》
时间: 2025-01-17 10:36: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浔阳观水》
作者:李群玉〔唐代〕
朝宗汉水接阳台,
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
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
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
深沉不动浸昭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汉水与阳台相接的壮丽景象,水流如雷鸣般轰响。看不见九江的平静流去,反而是从三峡的险峻中奔涌而来。南边经过梦泽,阳光照耀着宽阔的水面;西边从岷山流出,水面摇曳着酒杯。直至浩瀚的海洋,水流汇聚尽头,深沉不动,仿佛在静静浸润着昭回的梦境。
注释:
- 朝宗:指水流汇聚的地方。
- 汉水: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如今的陕西、湖北等地。
- 阳台:此处指景观的高地或观景台。
- 唅呀:形容声音,像是水流声或雷声。
- 九江:指长江的某一段,象征宁静的水流。
- 三峡:长江上的著名峡谷,水流险峻。
- 梦泽:可能指的是一片宽阔的水域,寓意梦幻的意境。
- 岷山:四川的山脉,山水相连。
- 沧溟:大海,浩瀚无边的水域。
- 昭回:可能指某种宁静的状态或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水流的壮丽与变幻,借此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反映出社会的繁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浔阳观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动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汉水及其流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生动地描绘了汉水奔腾而来的气势,声音如雷,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下来的“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则对比了平静与险峻,暗示生活的波折与起伏。南经梦泽与西出岷山的描写,展现了水流的宽广与变化,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最后两句“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沉思,仿佛水流带走了世间的烦恼,留下的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流动的水象征着人生的旅程,极具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宗汉水接阳台:汉水汇聚,流向高地,象征着水的力量与壮观。
- 唅呀填坑吼作雷:水流声如雷鸣,展示自然的伟力。
- 莫见九江平稳去:看不到九江的平静,暗示生活中的起伏。
- 还从三峡嶮巇来:水流从险峻的三峡而来,象征经历艰难困苦。
- 南经梦泽宽浮日:南方的梦泽,阳光照耀,展现希望与光明。
- 西出岷山劣泛杯:岷山的水流摇曳,似乎带着诗人的情感。
- 直至沧溟涵贮尽:水流汇集到海洋,象征归宿。
- 深沉不动浸昭回:水的宁静反映了内心的沉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雷声,增强了气势。
- 对仗:如“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水流被赋予情感,仿佛在诉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水流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沉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与震撼。
- 阳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 三峡:象征艰难与挑战。
- 沧溟:象征归宿与深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朝宗汉水”指的是哪个水系?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汉水
- D. 澜沧江
- “唅呀填坑吼作雷”中的“唅呀”指什么?
- A. 风声
- B. 雷声
- C. 水声
- D. 鸟鸣
- 诗中提到的“九江”象征什么?
- A. 平静
- B. 急流
- C. 风暴
- D. 生命
答案:
- C. 汉水
- C. 水声
- A. 平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以水为意象,表达生命与情感的激荡,但更强调豪情与饮酒作乐的快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侧重于友情与离别,意象上虽有相似,但情感基调更为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