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韩公枢密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6:22:56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韩公枢密 其二
作者: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
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
华萼楼头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
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
长乱何须在屡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朝政的关心和对皇帝的期待。诗人想象着皇帝经过京城时,沿途有成千上万的人迎接,热情洋溢。连昌宫里的桃花应该正盛开,而华萼楼上的喜鹊也一定会被这盛景所惊扰。诗人认为,帝王应当怜惜忠诚的子民,应该明白天意在于关心百姓的生存。圣明的君主就像明亮的太阳一样,治理国家的信念坚定而清晰,那么国家的动乱又何必在不断的盟誓中重复呢?

注释:

  • 皇华:指皇帝的威仪与光辉。
  • 壶浆:指酒水,古时用来形容迎接贵客的礼仪。
  • 连昌宫:宫殿名,古代皇宫之一。
  • 华萼楼:楼名,古代建筑,象征着高雅和美丽。
  • 赤子:指忠诚的臣民。
  • 苍生:指普通百姓。
  • 圣君:明智的君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连昌宫”和“华萼楼”均为古代宫殿的名称,代表着皇权的象征。李清照在诗中运用这些典故,反映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与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文学成就斐然。她的词以抒情见长,常常带有婉约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国破家亡的经历使她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充满关切,体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李清照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篇用“想见皇华过二京”描绘出一幅热烈的迎接场景,展现了人民对皇帝的期盼与信任。接着提到“连昌宫里桃应在”,用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繁荣的景象,表现出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止于表面的热闹与美好,她在后半部分表达了对皇帝的期望,即希望他能体恤民众,维护国家的安定。通过“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李清照提醒统治者,真正的明君应当关注百姓的生活,理解他们的苦难。最后一句“长乱何须在屡盟”,更是道出对政治承诺的质疑,表达了对长治久安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又有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敏感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想见皇华过二京:想象皇帝的威仪经过两京(即汴京、南京),表达了对皇帝的期望。
  2. 壶浆夹道万人迎:在迎接皇帝的过程中,沿途喝酒、献浆的人数不胜数,显示出民众的热情。
  3. 连昌宫里桃应在:提到连昌宫的桃花,暗示着春天的景象,预示着繁荣。
  4. 华萼楼头鹊定惊:喜鹊在高楼上惊讶,象征着对盛事的惊喜与期待。
  5. 但说帝心怜赤子:希望皇帝能体恤忠诚的臣民。
  6. 须知天意念苍生:提醒统治者要明白上天的意志在乎百姓。
  7. 圣君大信明如日:形容明君的德行如太阳般明亮。
  8. 长乱何须在屡盟:若能治理有道,国家何需不断立誓盟约,反映了对政治稳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皇帝的德行比作“明如日”,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桃花与喜鹊象征着繁荣与喜庆,传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通过对皇帝的期待,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体恤民众,明白上天的意志在关心百姓的生存,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华:象征权威与光辉,代表皇帝的威望。
  • 壶浆:象征热情与迎接,反映民众对皇帝的期待。
  • 桃花:象征繁荣与美好,寄托对国泰民安的愿望。
  • 喜鹊:象征吉祥与惊喜,表现出对盛事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连昌宫”象征什么?

    • A. 皇帝的威仪
    • B. 繁荣的景象
    • C. 忠诚的臣民
  2.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政治与民生
    • C. 追忆往事
  3. 诗中提到的“苍生”指的是?

    • A. 皇帝
    • B. 平民百姓
    • C. 士大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苏轼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国家与百姓的关心,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李清照的细腻与苏轼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李清照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