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 夫人阁》

时间: 2025-01-01 16:15:43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

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午帖子 夫人阁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
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端午节的清晨,宫女们催促着解粽子,妆容打扮好却还未见天明。于是便在脸上写下字句,歌声里是皇帝赐予的名号。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宫:指的是皇宫的三个主要宫殿,隐喻宫女们。
  • 解粽:指的是打开粽子,端午节时吃粽子的习俗。
  • 妆罢:化妆完毕。
  • 面天题字:在脸上写字,或许是为了庆祝节日。
  • 歌头御赐名:在歌声中提到的名字是皇帝赐予的,用以表明身份与地位。

典故解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纪念屈原的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由此而来。此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景象,体现了宫廷生活的细腻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而优雅。其作品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李清照的创作高峰期。她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坚韧。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赋予了她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李清照的《端午帖子 夫人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端午节的氛围呈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开头以“催解粽”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紧迫感和欢快气氛。接着的“妆罢未天明”则反映了在节日来临前的忙碌与期待,诗人似乎在用她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于节日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

而“便面天题字”的描写则极具画面感,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节日庆祝场景。这里的“题字”不仅是字面意思,还是一种对身份的认同与自豪,象征着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女性的地位与身份被重视和赞美。最后一句“歌头御赐名”,则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表现了权力与荣耀的交织,突显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活动,反映了李清照对节日、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也让人感受到她对女性身份的敏感与思考。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使得李清照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树一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宫催解粽:描绘了端午节的兴奋气氛,宫女们忙碌催促解粽子的场景,暗示着节日的到来。
  2. 妆罢未天明:反映了女性在节日前的忙碌与精心打扮,展示了她们对节日的重视。
  3. 便面天题字:在脸上写字寓意着庆祝与祝福,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节日氛围。
  4. 歌头御赐名:提及皇帝的赐名,突显了身份与地位的荣耀感,显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庆祝活动比作一种身份的象征,表现了女性的自豪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采用了“粽子”、“妆容”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热爱与女性身份的认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粽子:象征着端午节,代表传统文化与家庭团聚。
  • 妆容:象征女性的美丽与自我表达,表现了女性在节日中的重要性。
  • 歌声:象征着庆祝的欢乐与生活的美好,传递出节日的愉悦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
    A) 饺子
    B) 粽子
    C) 月饼

  2. 李清照的诗歌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男性英雄
    B) 女性情感与生活
    C) 战争与胜利

  3. 诗中提到的“三宫”指的是什么?
    A) 封建王朝的宫殿
    B) 三位皇后
    C) 宫女们

答案:

  1. B) 粽子
  2. B) 女性情感与生活
  3. C) 宫女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细腻风格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气质,反映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两者在节日庆祝的主题上有所交集,但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展示了宋代文学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清照全集》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