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封禅碑 李廌 〔宋代〕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魏公如同管仲一样,阻止了文皇的封禅行为。尽管晚年仍有奢侈之心,但其妻因此敢放肆。诬陷了那七十位君主,悲哀啊,这是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魏公:指魏国的某位公爵,具体指代需结合历史背景。
-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以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著称。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 文皇:指某位文治武功显赫的皇帝。
- 侈心:奢侈之心。
- 厥妇:其妻。
- 猖:放肆,嚣张。
- 诬彼七十君:诬陷了七十位君主。
- 哀哉为民殃:悲哀啊,这是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典故解析:
- 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此处用以比喻魏公的政治才能和影响力。
- 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象征着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该诗可能是在评论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评论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魏公和管仲的对比,展现了魏公的政治才能和对封禅行为的阻止。诗中提到魏公晚年仍有奢侈之心,但其妻因此敢放肆,暗示了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最后提到诬陷七十位君主,哀哉为民殃,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传达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深刻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公如管仲:将魏公比作管仲,强调其政治才能和影响力。
- 封禅止文皇:魏公阻止了文皇的封禅行为,显示其对皇权的制约。
- 侈心晚犹在:魏公晚年仍有奢侈之心,暗示其个人品质的缺陷。
- 厥妇故敢猖:其妻因此敢放肆,反映了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
- 诬彼七十君:诬陷了七十位君主,指出了历史上的冤案。
- 哀哉为民殃:悲哀啊,这是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魏公比作管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政治才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魏公如管仲”与“封禅止文皇”,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魏公和管仲的对比,以及对封禅行为的评论,传达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深刻见解。诗中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魏公:政治才能和影响力的象征。
- 管仲:政治才能和影响力的象征。
- 封禅:皇权的象征。
- 侈心:个人品质的缺陷。
- 厥妇:家庭内部权力斗争的象征。
- 七十君:历史冤案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魏公”被比作谁? A. 管仲 B. 文皇 C. 七十君 D. 厥妇
- 诗中提到的“封禅”是什么? A.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B. 一种奢侈的行为 C. 一种政治手段 D. 一种家庭斗争
- 诗中“哀哉为民殃”表达了什么? A. 对魏公的赞美 B.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C. 对历史事件的赞美 D. 对家庭斗争的厌恶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管子》:管仲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
- 《史记》: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和评论。
诗词对比:
- 《封禅碑》与《管子》中的政治思想对比,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观念。
- 《封禅碑》与《史记》中的历史记载对比,展示不同文学体裁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管子》:了解管仲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
- 《史记》: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和评论。
- 《宋诗选》: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