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29:37

早发金堆市,更衣石匮亭。

滩声秋后壮,山色雨馀青。

道泞愁车辙,桥危避驼铃。

功名竟何在,抚事感颓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发金堆市,更衣石匮亭。
滩声秋后壮,山色雨馀青。
道泞愁车辙,桥危避驼铃。
功名竟何在,抚事感颓龄。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早早地离开金堆市,来到石匮亭换衣服。
滩涂上的水声在秋后听起来格外雄壮,雨后的山色显得更加苍翠。
路面泥泞让我心烦,车辙印在地上愁苦不已,桥上摇摇欲坠,我不得不躲避驼铃的声响。
功名到底在哪里呢?我抚今追昔,感慨自己已是颓废的年纪。

注释:

  • 金堆市:指的是一个地方名,可能为陆游旅途中经过的市场。
  • 石匮亭:亭子的名称,古时用来换衣服或休息的地方。
  • 滩声:水滩的声音,寓意自然的壮丽。
  • 道泞:道路泥泞,表明行路的艰难。
  • 驼铃:驼马行走时的铃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功名:指的是声望和名利,表达人生的追求与失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功名”一词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常常与个人的奋斗和社会地位相联系。陆游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及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国破家亡之痛,诗风洒脱豪放,常以抒情和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感慨人生的时刻,回首往昔的功名与理想,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感旧六首》其三,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他提及“早发金堆市”,这不仅引入了诗的场景,也暗示了他早起出门的急切与奔波。接着,诗人描绘了“滩声秋后壮,山色雨馀青”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秋天的壮丽与生机,这种对比增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功名竟何在,抚事感颓龄”两句,诗人用“功名”引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感叹自己在追求名利中的迷失与困惑。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陆游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从而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诗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早晨出发,来到市场,换衣服,显示出行动的急迫。
    2. 秋天的水声显得格外雄壮,雨后山色清新,描绘自然的美。
    3. 路面泥泞让人烦恼,桥的摇晃需躲避,体现出行路的艰辛。
    4. 功名何在的反思,表达了对自己年华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仗:早发金堆市/更衣石匮亭,表现出行程的急促。
    • 比喻:滩声、山色等,赋予自然物象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描绘为背景,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年华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金堆市:象征着繁华与喧闹的生活。
  • 石匮亭:代表着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 滩声:体现了秋天的壮阔与自然的力量。
  • 山色:象征着生命的青葱与希望。
  • 泥泞的道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堆市”指的是: A. 一座城市
    B. 一个市场
    C. 一座山

  2. “滩声秋后壮”中的“壮”字意为: A. 雄伟
    B. 强大
    C. 壮丽

  3.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迷茫
    C. 忽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体现人生的沉浮。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诗作都反映了对功名的追求,但陆游更显沉重与思考,而李白则多了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