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均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54:03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三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边关的生活:晚上在飞狐关宿营,早晨登上石砾的坡道。身体因征战而疲惫,思念着远方的战旗。边城的秋霰(细雨)降临,故乡的春风却显得晚来。开始相信陇山的雪是轻盈的,渐渐感受到寒云的卷起。因徭役而被迫劳作,心中不禁思念家中的孩子,想为他们添饭。

注释

  • 飞狐关:古代关隘名称,位于边境地区。
  • 碛砾坂:石砾的坡道,形容路途艰辛。
  • 形为戎马倦:形体因战事而疲惫。
  • 逐征旗远:追随战旗而远行,表达对征战的思念。
  • 边城秋霰来:边境城市中秋天的细雨。
  • 寒乡春风晚:故乡的春风来得很晚,暗示思乡之情。
  • 陇雪轻:陇山的雪,形容雪的轻盈。
  • 徭役命所当:因工作而被迫承担的责任。
  • 念子加餐饭:想念孩子,想为他们多准备些饭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恽(约462年-约518年),字子猷,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对诗歌创作颇有建树。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边塞生活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动荡的边境时期,诗人可能身处战乱之地,经历了长时间的征战和劳作,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边塞士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夜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设置了一个动静结合的场景,表现了士兵在艰苦条件下的生存状态。接着,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表达了士兵因战斗而疲惫的身体和对战争的思考。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诗人以秋霰与春风的对比,突出对故乡的向往和对春暖花开的期待,暗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后面几句,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而结尾的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则是情感的高潮,展现了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战乱中对家庭的无奈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有对现实的反映,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宿飞狐关:描绘了夜晚在边关的生活,给人一种孤独感。
  • 晨登碛砾坂:早晨的艰辛出行,显示了士兵的辛劳。
  • 形为戎马倦:身体疲惫,反映出征战的艰苦。
  • 思逐征旗远:思念远方的战斗,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
  • 边城秋霰来:边城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寒乡春风晚:故乡的春风来得很晚,暗示了思乡的情感。
  • 始信陇雪轻:对自然景象的感悟,感受到雪的轻盈。
  • 渐觉寒云卷:寒云的卷起,反映了内心的惶恐。
  • 徭役命所当:对徭役的无奈和接受。
  • 念子加餐饭:对孩子的思念,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秋霰与春风的对比,增强了思乡情感。
  • 象征:自然景象象征内心的情感变化。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边塞士兵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人深切的关爱,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辛苦和无奈,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狐关:象征边关生活的艰苦,反映出士兵的孤独。
  • 碛砾:暗示艰难的征途,体现出生活的困苦。
  • 秋霰:象征寒冷的环境,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 春风:代表温暖和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 陇雪:象征自然的轻盈与变化,反映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登碛砾坂”中的“碛砾”指什么?

    • A) 沙土
    • B) 石头
    • C) 泥土
  2. 诗人思念的对象主要是?

    • A) 朋友
    • B) 家乡的春风
    • C) 孩子
  3. “念子加餐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孩子的愤怒
    • B) 对孩子的思念与关怀
    • C) 对孩子的责备

答案

  1. B) 石头
  2. C) 孩子
  3. B) 对孩子的思念与关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思乡情浓。

诗词对比

  • 《山行》(杜牧)与本诗的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但杜牧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柳恽的诗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