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寺》

时间: 2025-01-17 10:25:41

听经猿去已多时,梧竹风标入梦思。

暗粉尚留多宝塔,长廊空见舍田碑。

石池雨过添新水,老柏年深换旧枝。

闻道灵源高阁上,至今人诵小山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资福寺
作者: 陈玄

听经猿去已多时,
梧竹风标入梦思。
暗粉尚留多宝塔,
长廊空见舍田碑。
石池雨过添新水,
老柏年深换旧枝。
闻道灵源高阁上,
至今人诵小山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资福寺的感受。他听经的猿猴已经离开很久,梧竹在风中摇曳,勾起了他对往事的思念。多宝塔的影子仍然留存,长廊里空荡荡的,只能看到一块块的碑石。雨过后,石池里又添了新水,老松树的枝条也在岁月中换了样子。听说在高阁之上,有灵气的源头,至今仍有人在诵读小山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1. 听经:指听和尚诵经。
  2. 猿去:猿猴离开。
  3. 风标:风中的摇曳,形容竹子随风而动。
  4. 暗粉:指塔上的粉饰。
  5. 多宝塔:一种佛教建筑,通常用于安放舍利等珍宝。
  6. 长廊:寺庙中常见的走廊。
  7. 舍田碑:指刻有碑文的石碑,可能是纪念某位高僧或事件的碑。
  8. 石池:池塘,石砌的池子。
  9. 灵源:指灵气的源头。
  10. 小山诗:指小山的诗作,可能是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典故解析
“灵源”和“小山诗”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或作品有关,反映了诗人在历史与文化传承中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玄,明代诗人,少有名气,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资福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陈玄或许在此游览时产生了诗作,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资福寺》是一首描绘心境与自然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开篇提到“听经猿去已多时”,便引出了作者对寺庙安宁的渴望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梧竹在风中摇曳,恍如在诉说着什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中对多宝塔的描写,虽是“暗粉尚留”,却说明了历史的印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存在。

在“石池雨过添新水”一句中,雨水滋润了池塘,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更新。而“老柏年深换旧枝”则暗示着岁月的沉淀与变迁,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两句提到“闻道灵源高阁上”,引出了人们对文化与智慧的追求,诗人以小山诗的高雅作为结尾,展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宁静、优雅而又充满深意的氛围,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洗涤与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经猿去已多时:诗人回忆在寺庙中听经的情景,猿猴的离去象征着宁静的打破。
  2. 梧竹风标入梦思:竹子在风中摇曳,勾起了诗人的思绪与梦境。
  3. 暗粉尚留多宝塔:多宝塔的粉饰虽已暗淡,依然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印记。
  4. 长廊空见舍田碑:长廊空荡,只有碑石见证过往,显得孤寂。
  5. 石池雨过添新水:雨水滋润了池塘,象征生命的更新。
  6. 老柏年深换旧枝:老松树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7. 闻道灵源高阁上:提到高阁上有灵气的源头,象征着文化与智慧。
  8. 至今人诵小山诗:依然有人在诵读小山的诗作,表现了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中的竹子比作梦思,传达了思绪的飘渺。
  • 反复:提到“多宝塔”和“舍田碑”,强调历史的印记。
  • 对仗:诗句间的工整对仗,展示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寺庙的怀念与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文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寺庙的宁静与孤寂。
  • 梧竹:代表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思绪。
  • 宝塔: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文化的传承。
  • 石池:生命的循环与更新。
  • 老柏:岁月的沉淀与变迁。
  • 高阁:智慧与灵气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听经猿去已多时”,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寺庙的怀念
    B. 对猿猴的喜爱
    C. 对风景的赞美

  2. “石池雨过添新水”中的“新水”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更新
    C. 生命的枯竭

  3. “老柏年深换旧枝”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生命的感悟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杜甫的《春望》
  3.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通过壮丽的山河表达了气势与豪情;而在陈玄的《资福寺》中,则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化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汉乐府》
  4. 《唐诗三百首》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