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十八》

时间: 2025-01-09 14:15:46

曾闻宝庆老人言,不见亲郊四十年。

何幸圣时瞻盛举,咏歌留作画图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闻宝庆老人言,不见亲郊四十年。
何幸圣时瞻盛举,咏歌留作画图传。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宝庆的老人说,他已经四十年未曾到过亲近的郊外。
多么幸运,在圣明的时代,能够目睹盛大的仪式,
并用诗歌将这一景象传颂,留下美丽的画图流传后世。

注释

  • 宝庆:指宝庆地区,历史上曾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地名。
  • 亲郊:指亲近的郊外,表示与自然的联系。
  • 圣时:指明君治下的好时代。
  • 盛举:盛大的举动或活动,此处指盛大的祭祀或庆典。
  • 咏歌:吟诵和歌唱,表达对事物的赞美。
  • 画图传:用画作和图像来传达和记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孟坚,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词作见长。周密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造诣使他的诗词常常融入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南郊庆成口号》系列诗词是在南宋庆典活动时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国家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诗写作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与国家盛世的结合,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与自豪。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受。开篇提到“宝庆老人”,引入了长时间未能亲近自然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接下来的“何幸圣时瞻盛举”,则转向对时代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繁荣和文化盛典的欣喜。

诗中通过“咏歌”与“画图”的结合,强调了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不仅是一种对盛世的歌颂,更是对后世的期许,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瞬间传递下去。全诗在结构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沉浸于个人的思考与回忆,后半部分则展现出对社会、国家的自豪感,赋予了诗歌更为广泛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闻宝庆老人言:引入故事,表明听闻者身份,给出时间背景。
  2. 不见亲郊四十年:表达了长时间未能接触自然的失落感。
  3. 何幸圣时瞻盛举:转折,表达对盛世的感激与庆幸。
  4. 咏歌留作画图传:强调用诗歌和艺术记录时代的美好,传承文化。

修辞手法

  • 对比:诗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前半部分的怀旧与后半部分的庆祝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将“咏歌”与“画图”拟人化,使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时代的赞美,展现了个体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诗人在感慨个人经历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充满期待与自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庆: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 亲郊:代表自然与归属感。
  • 圣时:象征着理想的治国理政。
  • 咏歌画图: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曾闻宝庆老人言”的意思是: A. 我曾见过老人
    B. 我听说过老人说
    C. 老人教我知识

  2. “不见亲郊四十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怀旧
    B. 兴奋与期待
    C. 自豪与骄傲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个人生活的回忆
    B. 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C. 对未来的期许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 nostalgia。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意境。

诗词对比

  • 周密的《南郊庆成口号》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包含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社会盛事的赞美,而后者则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周密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