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其二 感怀》
时间: 2025-01-06 08:07:24意思解释
风流子 其二 感怀
原文展示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
白话文翻译
我踏着歌声归去,渔竿上高高挂着黑色的羊毛衣。
喜爱有志之士相近,依然保留着幽静的竹林,心境淡泊如我,只有那浮游的海鸥。
不必再问,新的日月已然轮回,旧的春秋已过去了多少。
若是说要追求名利,换来的不过是酒价的降低;若只顾着捞取利益,恐怕会污损了渔船。
哪家的兴亡都是何必在意,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的声音。
还是去松林喂鹤,柳道上骑牛。
有奇书伴酒,灯下破瓮,好风吹动韵律,花下抽签。
如此一生也就足够了,何必去追求封侯的荣华。
注释
- 踏歌:指边走边唱,表达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 纶竿:渔竿,渔者用来钓鱼的工具。
- 黑羊裘:用黑色羊皮做的衣服,象征着安逸和闲适。
- 幽竹:幽静的竹子,象征隐逸的生活。
- 浮鸥:浮游的海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新日月与旧春秋:时间的流逝,象征人生的变迁。
- 名与利:名声与利益,反映了世俗的追求。
- 松关与柳道:自然风光,象征归隐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石麒,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徐石麒的《风流子 其二 感怀》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开篇“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在说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纷扰,享受着恬静的生活。
诗中提到“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的喜悦,同时又不失对生活的清静追求。通过“忘机似我,惟有浮鸥”的描写,诗人强调了心境的淡泊与自由,仿佛浮在水面上的海鸥,任凭风浪而行,体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
接着,诗人以“兴亡谁家事”引入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表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诗的尾声“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更是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人生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富足与自在。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常见,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轻松愉快地回家,渔竿上挂着黑色的羊皮衣,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喜爱,生活依旧幽静,心境淡泊如我,只有随风飞翔的海鸥。
-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不必再追问时间,新的日月轮回,旧春秋已过去多少。
-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如果追求名声,只会降低酒的价格;单纯追求利益,恐怕会污染了渔船。
-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哪个家的兴亡是我们该关心的?高粱田里怕听到燕子的鸣叫。
-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不如在松林里喂鹤,沿着柳道骑牛,享受自然。
-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有好书伴酒,灯下破瓮,春风送来韵律,花下抽签。
-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这样的一生已经足够,何必去追求封侯的荣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踏歌”,形象生动。
- 对仗:如“买名”与“徒低酒价”,反映出对世俗的讽刺。
- 排比:如“好风吹韵,花下拈阄”,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羊裘:象征安逸与舒适的生活。
- 幽竹:象征静谧的心境。
- 浮鸥:象征自由与洒脱。
- 松关与柳道:象征自然的归隐之地。
- 奇书:象征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黑羊裘”象征什么?
A. 名声 B. 安逸 C. 财富 -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蔑视 C. 忽视 -
“踏歌归去”的心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无奈 C. 轻松愉快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徐石麒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相似,均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陶渊明的《饮酒》则更为直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