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相王时作)》

时间: 2025-01-01 13:21:06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

天目天台倍觉惭。

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奇峰嶾嶙箕山北,
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
天目天台倍觉惭。
树影蒙茏鄣叠岫,
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
永欣丹扆御通三。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山峰耸立在箕山的北面,
秀丽的崖壁高耸在嵩山的南边。
这大地的极点与深处怎能相提并论,
那天目山和天台山让我更加感到惭愧。
树影摇曳,笼罩着重重的山岫,
波涛汹涌,深深的水潭直落悬崖。
我希望能在紫宸居中得到一席之地,
永远享受这丹扆的荣耀,通达三界。

注释:

  • 嶾嶙:形容山势险峻、奇特。
  • 秀崿:形容崖壁秀丽。
  • 地首地肺:指地球的极地和深处。
  • 天目天台:天目山和天台山,是著名的山脉。
  • 蒙茏:树影交错、隐蔽的样子。
  • 鄣叠岫:形容山嶙峋的样子。
  • 波深汹涌:形容水波深邃而汹涌。
  • 紫宸居:指皇宫,表示对权位的渴望。
  • 丹扆:象征高贵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旦,字少白,号云溪,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受到后世赞誉。李旦在政治上经历坎坷,诗歌创作常蕴含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相王李旦时期,正值唐朝盛世,但政治斗争依然复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淙》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自身地位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奇峰”和“秀崿”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北箕山和南嵩山的雄伟景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感。同时,诗人将地理位置与心理感受结合,表达了对那种崇高境界的向往和自身相对渺小的惭愧。接着,“树影蒙茏鄣叠岫”以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最后两句转向个人愿望,表达了诗人期望在紫宸居中占有一席之地,享受高贵的荣耀和长久的安宁。这种由外景引入内心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个人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内外合一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峰嶾嶙箕山北:描绘北方箕山的奇特峰峦,突显其险峻。
  2. 秀崿岧峣嵩镇南:描述南方嵩山的秀丽崖壁,展现山的雄伟。
  3. 地首地肺何曾拟:感叹地球的极点和深处无法与之相比。
  4. 天目天台倍觉惭:对比天目山和天台山,使自己感到惭愧。
  5. 树影蒙茏鄣叠岫:描绘树影重叠的景象,增添神秘感。
  6. 波深汹涌落悬潭:形容水潭波涛汹涌,增强画面的动感。
  7. 愿紫宸居得一:表达希望在皇宫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愿望。
  8. 永欣丹扆御通三:渴求长久享受高贵地位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形态比作奇特的形象。
  • 对仗:如“奇峰”与“秀崿”的对仗,增强了诗的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结合个人对权位的渴望,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峰:象征着自然的崇高与伟大。
  • 树影:代表自然的静谧与深邃。
  • 波涛:象征着生命的奔放与激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旦的字是什么?

    • A. 少白
    • B. 云溪
    • C. 丹青
    • D. 墨客
  2. 诗中提到的“天目”和“天台”是什么?

    • A. 两座山
    • B. 两个湖
    • C. 两个城市
    • D. 两个国家
  3. “树影蒙茏鄣叠岫”中的“蒙茏”是什么意思?

    • A. 颜色丰富
    • B. 树木繁茂
    • C. 树影交错
    • D. 云雾缭绕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但更侧重于诗人的内心感受。
  • 《望岳》:展示了对高山的敬畏与向往,情感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