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咏春十首)
作者: 张抡 〔宋代〕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
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
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温暖的东风从郊外吹来,柳条和花蕊争相绽放,显得生机勃勃。春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谁能了解其中的微妙道理呢?这一切都是自然界的结果,春天的气息充盈着天地。
注释
- 惠风:温和的风,通常指春风。
- 柳条花蕊:柳树的枝条和花蕊,象征春天的到来。
- 迤逦:形容景色绵延,优美的样子。
- 造化:自然的创造力。
- 幽微理:微妙的道理或原理。
- 冲和气:和谐、柔和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生平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作品多以咏春、咏物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词创作于春天,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张抡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点绛唇(咏春十首)》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开篇通过“何处春来”引导读者的思绪,带有一种探寻的情感。接着,春风的温暖从东郊袭来,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词中提到的“柳条花蕊”,不仅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还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接下来的“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则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知,无法完全理解自然的奥秘。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雅的情怀。最后一句“一点冲和气”则是对春意的总结,传达了春天带来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春来:引出春天的主题,表现了对春的期待与向往。
- 惠风初自东郊至:描绘春风从东边吹来的情景,带来温暖和生机。
- 柳条花蕊:形容春天的植物复苏,景象生动。
- 迤逦争明媚:形容春光明媚,景色优美,生机勃勃。
- 造化难穷:自然的变化是无尽的,显示出自然的神秘。
- 谁晓幽微理:人对自然微妙法则的无知,体现哲思。
- 都来是:所有这一切的景象,都是自然的安排。
- 自然天地:强调自然与天地的和谐。
- 一点冲和气:总结春天带来的和谐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生命的象征,带来温暖与希望。
- 拟人:春天的景象被描绘得生动活泼,仿佛具有生命。
- 对仗:如“柳条花蕊”与“迤逦争明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美好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新生与希望。
- 柳条:代表生命的复苏。
- 花蕊:象征青春与美丽。
- 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春风来自哪个方向? A. 北方
B. 西方
C. 东方
D. 南方 -
诗中“柳条花蕊”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
“造化难穷”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自然的变化是有限的
B. 自然的变化是无穷的
C. 自然是不可逆的
D. 自然是人类创造的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对比张抡与李白的春天描绘,张抡的词语细腻,意境清新,而李白则更为奔放,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两者虽同为春天题材,但风格迥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抡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