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憔悴都门白发新,
归来一振客衣尘。
啼莺妒梦频催晓,
飞絮钟情独殿春。
湖上风光犹淡沱,
尊前怀抱颇清真。
诗成绝恨知心少,
自写吴笺寄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感受与思考。诗人感到自己在繁华的都城中憔悴,白发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归来时,衣衫上沾满了尘土。清晨时分,黄莺啼叫,仿佛在嫉妒我梦中的美好,催促着我醒来。春天的飞絮在空中徘徊,犹如对春天的热爱。湖面的风光依旧淡然迷人,酒杯前的思绪显得格外清澈真挚。诗写成后,心中却有着无尽的怨恨,因为知心朋友少之又少。于是我只好自己书写吴笺,寄给老友。
注释:
- 憔悴:形容人因忧虑或劳累而面容憔悴。
- 都门:指都城,这里特指当时的首都。
- 白发新:白发新添,指年岁渐长。
- 啼莺:黄莺的鸣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飞絮:柳絮或其他植物的毛絮,象征春天的生机。
- 湖上风光:湖面上的景色,描绘春日的宁静。
- 尊前:指酒杯前,表达饮酒时的情景。
- 吴笺:吴地的信笺,强调寄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因其在诗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和对士人理想的追求而被后人推崇。陆游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广泛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暮春》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之时。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加上对故人的思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暮春》是陆游晚期的作品,诗中渗透着作者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憔悴都门白发新,归来一振客衣尘”,直接表明了作者因岁月流逝而感到的苍老和疲惫,以及归来的时刻所带来的些许失落感。接下来的“啼莺妒梦频催晓,飞絮钟情独殿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黄莺的啼叫和飞絮的飘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也提醒着诗人必须面对现实的清醒。
后半部分的“湖上风光犹淡沱,尊前怀抱颇清真”展示了诗人在品酒时的宁静与清澈,虽有美好风景,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无法消散。最后两句“诗成绝恨知心少,自写吴笺寄故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和失落,虽有诗作相伴,但知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生命、友情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诗人和读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憔悴都门白发新:描绘了诗人在都城中生活的疲惫与苍老,表现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 归来一振客衣尘:归来时衣服上沾满尘土,象征着外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啼莺妒梦频催晓:黄莺的鸣叫令诗人从美梦中惊醒,暗示着现实的无情。
- 飞絮钟情独殿春:飞絮在空中徘徊,象征着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 湖上风光犹淡沱:湖面的美景依然迷人,表现了宁静却又淡然的心境。
- 尊前怀抱颇清真:在酒杯前,内心的思绪显得清晰而真诚。
- 诗成绝恨知心少:即便完成了诗篇,内心却因知己稀少而感到绝望。
- 自写吴笺寄故人:自己书写信件寄给老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啼莺妒梦”将黄莺的叫声比作对梦的嫉妒,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拟人:将春天的飞絮赋予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钟情。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知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抒情风格。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着老去和时间的流逝。
- 啼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 飞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 湖光:代表着宁静和内心的清澈。
- 尊前:象征着诗人面对现实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写《暮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故人的怀念
D. 以上皆是 -
“啼莺妒梦”中的“妒梦”是什么意思?
A. 嫉妒春天的美好
B. 嫉妒他人的幸福
C. 嫉妒梦中的美好
D. 嫉妒黄莺的叫声 -
诗中提到的“吴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诗歌形式
B. 一种信笺
C. 一种酒具
D. 一种花卉
答案:
- D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暮春》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陆游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结合了国事,展现出更为宏大的背景。陆游的孤独感与杜甫的忧国情怀形成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