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药裹关心处,篝灯照影时。
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
素业存农圃,颓龄迫耄期。
盖棺万事已,唯负国恩私。
白话文翻译:
在药物包裹的关心之处,篝火下的影子照耀着我。
文书的繁忙让我眼花缭乱,枣子和栗子可以填饱我的肚子。
我在农田间仍然保持着本业,但年纪渐长已感到无奈。
一切都已到了尽头,唯独让我感到愧疚的是未能报答国家的恩情。
注释:
- 药裹:指用药物包裹着,形容身体或精神上的关心与照顾。
- 关心处:指一个人深切关注和牵挂的地方。
- 篝灯:用篝火照明,象征孤独的夜晚与思考。
- 文书:指繁忙的文书工作,造成眼睛疲惫。
- 素业:指本来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 颓龄:形容年老衰弱,感到力不从心。
- 盖棺:比喻人生的终结。
- 国恩:指国家给予的恩惠,作者感到对国家的负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历经战乱,曾多次参与抗金活动,作品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常抒发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悲愤。
创作背景:
《夜坐》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处社会动荡和个人失意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个人的反思,以及年老无力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坐》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考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第一联“药裹关心处,篝灯照影时”中,药物的包裹隐喻着作者身体上的衰弱与精神上的孤独,篝灯照影则给人一种静谧又略显悲凉的氛围。第二联“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则表现了作者在繁忙的文书工作中感到的疲惫,而简单的食物却成为他内心的慰藉,显示出他的简朴与对生活的坦然。
到了第三联“素业存农圃,颓龄迫耄期”,诗人意识到自己年纪渐长,虽然依旧在农业上坚守本业,但身体的衰老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体现了对老年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联“盖棺万事已,唯负国恩私”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个人的愧疚,显示了陆游作为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化人的责任感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药裹关心处:表现了诗人关心的对象,可能是身心健康的关切。
- 篝灯照影时:营造出夜晚独坐的孤独氛围,反映了内心的沉思。
- 文书用遮眼:文书繁忙使人感到疲倦,象征社会责任的沉重。
- 枣栗可无饥:虽有饥饿,但借以简单的食物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素业存农圃:表明诗人坚持本业,仍怀有一份对生活的责任。
- 颓龄迫耄期:感慨老年的无奈,年华已逝,生命已近尽头。
- 盖棺万事已:象征人生的终结,表明一切事务都已结束。
- 唯负国恩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恩惠的愧疚,强调了士人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药裹”比喻对身体的关心。
- 对仗:如“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上下联对仗工整。
- 象征:篝灯象征孤独思考的夜晚。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个人的生存状态与国家的责任展开,表达了诗人在衰老中对国恩的愧疚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士人的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药:象征健康与关怀。
- 灯:象征孤独与思考。
- 文书:象征社会责任与压力。
- 枣栗:象征简单生活的满足。
- 农圃:象征劳动与本业的坚持。
- 棺:象征人生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药裹”主要指什么? A. 药物的包裹
B. 关心的象征
C. 身体的滋养
答案:B -
“篝灯照影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郁与孤独
B. 快乐与欢愉
C. 忙碌与疲惫
答案:A -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感激与愧疚
B. 失望与绝望
C. 无所谓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陆游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饮酒之乐,而陆游则在忧国忧民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不同的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