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白话文翻译:
潇湘门外的水面平静如铺,寒月下,孤舟在征行。
红妆女子饮酒后稍显犹豫,旁边有人偷偷地瞥向一旁。
她挥动手中的玉笛,洒下如珍珠般的音律,犹如梨花般的春雨轻轻洒落。
人人都说这是初次断肠的悲伤,然而我的心肠早已无泪可流。
注释:
- 潇湘:指潇湘河,位于湖南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吟咏之地。
- 征棹:征,指出征,棹,指船桨,意指乘船出行。
- 红妆:指妆扮得华丽的女子。
- 踟蹰:犹豫不决的样子。
- 偷向隅:偷偷地朝一旁瞥去,隐含情意的目光。
- 挥玉著:挥动玉制的乐器。
- 洒真珠:形容音乐如珍珠般流淌。
- 梨花春雨:形容春天的细雨如梨花般轻柔。
- 断肠:形容心中极度悲伤。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潇湘”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吟咏的对象,尤其与离别、思念相关的诗作常以此地为背景。诗中的“红妆”形象也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美丽而又悲伤的女子,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婉约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词作在当时受到极高的评价,与周邦彦、李清照等人齐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秦观的感情世界极为复杂之时,可能与他自身的离别和流转的生活经历有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一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寒月之下,饮酒后显得有些犹豫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开头的“潇湘门外水平铺”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水面如铺,反衬出内心的波澜。接下来的描写中,红妆女子的形象鲜活而动人,她的犹豫与微妙的情感变化引人遐思。
诗中“挥玉著,洒真珠”,不仅勾勒出音乐的美妙,更通过音乐的意象将情感升华,展现出一种凄美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则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极度无奈和内心的伤痛,令人心痛。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深具层次感,通过对环境、人物的细致描绘,把情感的细腻和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秦观对女性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潇湘门外水平铺:描绘了潇湘河的宁静景象,暗示内心的平静但又潜藏着波澜。
- 月寒征棹孤:寒月之下的孤舟,象征着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 红妆饮罢少踟蹰:红妆女子在饮酒后的犹豫,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绪。
- 有人偷向隅:暗示旁观者的目光,带有窥探的意味,增加了情感的紧张感。
- 挥玉著,洒真珠:音乐如珍珠般流淌,赋予了情景一种动人的和谐美。
- 梨花春雨徐:春雨细腻如梨花,形象地描绘了温柔的氛围。
- 人人尽道断肠初:别人眼中的悲伤,反映出普遍的情感共鸣。
- 那堪肠已无:内心的绝望和无奈,情感的深重与孤独感达到顶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真珠,细腻而珍贵,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 拟人:将春雨与梨花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在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反映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潇湘:象征着思念之地,承载着离愁别绪。
- 红妆:象征着美丽与哀愁。
- 月:常代表孤独与思念。
- 真珠:象征音乐的珍贵与情感的流动。
- 梨花春雨:象征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月亮
B. 真珠
C. 大海
D. 梨花 -
诗中“人人尽道断肠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喜悦
C. 普遍的悲伤
D. 无所谓 -
“潇湘”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宁静
B. 思念
C. 离别
D. 以上都是
答案:
- C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
诗词对比:
- 秦观的《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离愁别绪,前者更侧重于环境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后者则更直接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秦观及其他宋代词人的重要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技巧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