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九日)》
时间: 2025-01-19 19:1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院萧条,满地苍苔,一丛荒菊。
含霜冷蕊,全无佳思,向人摇绿。
客边节序,草草付与清觞,孤吟只把羁怀触。
便击碎歌壶,有谁知中曲。
凝目。乡关何处,华发缁尘,年来劳碌。
契阔山中松径,湖边茅屋。
沈思此景,几度梦里追寻,青枫路远迷烟竹。
待倩问麻姑,借秋风黄鹄。
白话文翻译:
在这深邃冷清的院子里,满地都是青苔,只有一丛荒菊在风中摇曳。
菊花上沾着霜,花蕊寒冷,心中毫无美好的思绪。
我在节令变换之际,匆匆举杯,独自吟唱,只有那思乡之情在心中激荡。
我不禁打碎了我的歌壶,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曲调?
我凝视远方,乡愁何在?白发与尘世交织,这些年来我辛苦劳碌。
在山中松树的小径上,湖边的茅屋,
我沉思此景,几度在梦中追寻,青枫的路途遥远,迷雾笼罩竹林。
我想请麻姑借来秋风中的黄鹄飞来。
注释:
- 深院萧条:形容院子冷清、凋零的景象。
- 苍苔:指青苔,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荒凉。
- 荒菊:指生长在荒地的菊花,暗示孤独。
- 佳思:指美好的思想或情感。
- 羁怀:思乡之情或对故乡的怀念。
- 麻姑:传说中的神仙,象征长生与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词多描写生活琐事、爱情和自然,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石州慢(九日)》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在一个萧条的环境中,感受到时光流逝,故乡的思念与个人的孤独交织而成。
诗歌鉴赏:
《石州慢(九日)》是一首充满浓郁乡愁与秋意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是深院萧条,满地青苔,意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透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这个冷清的环境中,看到了一丛荒菊,暗示着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霜冷的菊花不仅代表了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在节序的变换中,诗人借酒消愁,却又发现孤独的吟唱无法消解心中的思乡之情。打碎歌壶的举动,象征着他对现实的无力与愤懑,内心的苦闷无人能知。诗中“乡关何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人生的迷茫,华发与尘世交织,让他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背景的萧条与个人的情感紧紧相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院萧条,满地苍苔,一丛荒菊。
描绘了一个冷清的院子,青苔遍地,只有荒菊挣扎生长,象征孤独和荒凉。 -
含霜冷蕊,全无佳思,向人摇绿。
菊花上沾着霜,花蕊显得寒冷,诗人无心欣赏,情感低落。 -
客边节序,草草付与清觞,孤吟只把羁怀触。
诗人在节令变换时,匆忙举杯,吟唱孤独的情感,思乡之情愈发明显。 -
便击碎歌壶,有谁知中曲。
诗人因无法抒发心中情感,愤怒地打碎歌壶,感叹无人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
凝目。乡关何处,华发缁尘,年来劳碌。
凝视远方,乡愁难解,白发与尘世的困扰,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 -
契阔山中松径,湖边茅屋。
回忆山中松径与湖边茅屋,渴望回到那熟悉的地方。 -
沈思此景,几度梦里追寻,青枫路远迷烟竹。
对此景深思,梦中多次追寻,青枫路途遥远,迷雾弥漫,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待倩问麻姑,借秋风黄鹄。
希望麻姑能借来秋风中的黄鹄,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打碎歌壶”比喻心情的失落与无奈。
- 拟人:菊花“向人摇绿”使其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华发缁尘,年来劳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人在自然的凋零中,感受到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苔:象征荒凉与岁月的流逝。
- 荒菊:代表孤独与坚韧。
- 霜冷:暗示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
- 青枫路:象征人生的漫长与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深院萧条”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
B. 冷清
C. 美丽 -
诗人为什么打碎歌壶?
A. 因为高兴
B. 因为没人理解他的心情
C. 因为喝醉了 -
诗中提到的“麻姑”象征着什么?
A. 长生与不老
B. 富贵与荣华
C. 自由与洒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秦观:李白的诗多表现壮阔的情怀,热烈奔放;而秦观则更细腻,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 杜甫与秦观:杜甫的诗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苦难,秦观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