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

时间: 2025-01-06 09:22:17

断岸通别浦,孤舟入春烟。

与梅本无期,忽到醉眼边。

折花插纱帽,花重觉帽偏。

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断岸通别浦,孤舟入春烟。
与梅本无期,忽到醉眼边。
折花插纱帽,花重觉帽偏。
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断崖旁的小路通向他乡的码头,孤舟在春天的烟雾中缓缓驶入。与梅花本没有约定,却忽然在醉眼中看见了它。诗者在路边折下一朵梅花,插在纱帽上,感到花朵的重量使帽子有些歪斜。村子里的人们在空荡荡的巷子里观看,似乎认为他是从湖中而来的仙人。

注释

  • 断岸:指的是崖壁或河岸断裂的地方。
  • 别浦:指的是别的码头或渡口。
  • 春烟:春天的雾气,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 醉眼:形容因为饮酒而眼睛朦胧,视物不清。
  • 纱帽:轻薄的帽子,通常用来遮阳。
  • 湖中仙:形容在湖边活动的人,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和细腻柔和著称,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是在陆游晚年时期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湖村景象,构建了一个优美而宁静的画面。诗的开头“断岸通别浦,孤舟入春烟”就营造了一个幽静的氛围,孤舟在雾气弥漫的春天湖面上缓缓划过,仿佛是世外桃源。接下来的“与梅本无期,忽到醉眼边”,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偶然美好,梅花的突然出现让诗人感到惊喜与醉心,似乎是命运的使然。通过“折花插纱帽”,诗人将梅花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既表现了他的灵动与洒脱,又暗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则用村民的目光,映衬出诗人如同游仙般的洒脱与出尘,令人遐想。

整首诗的意境恬淡雅致,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其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外在的美丽景象,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彰显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岸通别浦:此句描绘了一个断崖旁的小道,连接着他乡的码头,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别离的情感。
  2. 孤舟入春烟:孤舟在春日的烟雾中缓缓行驶,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3. 与梅本无期:与梅花并没有约定,强调了偶然性。
  4. 忽到醉眼边:醉眼中的梅花让人感到惊喜,似乎是命运的馈赠。
  5. 折花插纱帽:将梅花插在帽子上,表现出对生活小细节的珍惜。
  6. 花重觉帽偏:花的重量让帽子有些歪斜,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7. 居人空巷看:村民在空巷中观看,体现了他们的好奇与惊讶。
  8. 疑是湖中仙:诗人如同仙人一般,暗示了他在自然与生活中的超然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醉眼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与感动。
  • 拟人:村民的眼光使诗人如同仙人,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孤舟:象征孤独与自由。
  2. 梅花:象征清雅、坚韧与美好。
  3. 春烟:象征温柔与朦胧,带有春天的气息。
  4. 纱帽:象征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诗人的个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断岸通别浦”中的“别浦”指的是?

    • A. 河岸
    • B. 码头
    • C. 小路
  2. 诗中“与梅本无期”意指?

    • A. 与梅花有约
    • B. 偶然遇到梅花
    • C. 梅花已凋零
  3. 村民为何会认为诗人是“湖中仙”?

    • A. 诗人穿着奇怪
    • B. 诗人折花插帽
    • C. 诗人游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
    • 陆游的诗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命运。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 编辑:李白
  2. 《陆游诗文集》 - 编辑:陆游
  3. 《中国古代诗歌史》 - 作者: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