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策》

时间: 2025-01-17 09:53:28

慈竹萧森拱废台,醉归曳策一徘徊。

纷纷落日牛羊下,黯黯长空霰雪来。

三峡猿催清泪落,两京梅傍战尘开。

客怀已是凄凉甚,更听城头画角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慈竹萧森拱废台,醉归曳策一徘徊。
纷纷落日牛羊下,黯黯长空霰雪来。
三峡猿催清泪落,两京梅傍战尘开。
客怀已是凄凉甚,更听城头画角哀。

白话文翻译:

慈竹萧条的树林环绕着废弃的台阶,我醉酒归来,借着竹杖徘徊不前。
夕阳西下,牛羊纷纷归圈,天空昏暗,霰雪即将降临。
三峡的猿猴催促着我流下清泪,两京的梅花在战尘中傍依开放。
旅人的心情已经非常凄凉,更有城头的号角声传来,令人心痛不已。

注释:

  • 慈竹:指青翠的竹子,象征生命力。
  • 萧森:形容树林的萧条和荒凉。
  • 曳策:拖着竹杖,表示闲散的状态。
  • 纷纷:形容数量多,纷乱的样子。
  • 霰雪:小雪,象征寒冷和凄凉。
  • 三峡:指长江三峡,以自然景观著称。
  • 战尘:战争尘埃,暗示战乱的环境。
  •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传达信号的乐器,象征哀伤。

典故解析:

  • 三峡:指长江的三峡地区,是著名的自然景观,诗中借用此地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 两京梅: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城市,通常指的是洛阳和长安,梅花在此象征美好事物在战乱中的坚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亡与战乱,作品多反映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家国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电策》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陆游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常常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此诗写于个人经历与国家局势交织的背景下,表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电策》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陆游对人生无常和国家动荡的思考。开篇“慈竹萧森拱废台”,通过描写荒凉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描写中,落日、牛羊、霰雪的交替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客怀已是凄凉甚”一句直白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他的孤独感在此达到高潮。而“更听城头画角哀”则以音响的方式传达出战乱带来的哀伤,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表现出一种无法逃离的宿命感。

整体来看,陆游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他深厚的忧国情怀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慈竹萧森拱废台:描绘竹林环绕着废弃的台,表现萧条的景象。
  2. 醉归曳策一徘徊:醉酒归来,手拖竹杖,神态恍惚。
  3. 纷纷落日牛羊下:夕阳西下,牛羊归圈,表现日落时分的宁静。
  4. 黯黯长空霰雪来:天空昏暗,霰雪即将降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5. 三峡猿催清泪落:三峡的猿猴促使我流下清泪,表达内心的悲伤。
  6. 两京梅傍战尘开:梅花在战尘中开放,象征美好事物在困境中的顽强。
  7. 客怀已是凄凉甚:旅人的心情已经非常凄凉。
  8. 更听城头画角哀:城头传来的号角声,进一步加重了悲伤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联系,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纷纷落日”和“黯黯长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猿催清泪”,使得自然景观具有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孤独的深刻感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情怀。同时,诗中对梅花的描绘也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坚韧,尽管面临困境,仍有美好存在。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生命力和孤寂。
  • 夕阳: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霰雪:象征困境与寒冷的情感。
  • 猿猴:象征孤独与悲伤。
  • 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慈竹萧森”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萧条
    答案:B

  2. “更听城头画角哀”中“画角”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鸟类
    答案:A

  3.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凄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电策》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给个人及国家带来的痛苦,陆游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强调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