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日春酣酣,一色锦步障。谁知山中人,如此富贵相。
白话文翻译: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里,阳光洒满大地,犹如锦缎般的美景。谁能想到,山中的人们却是这样的富贵模样呢?
注释:
- 佳日:美好的日子。
- 春酣酣:春天的气息浓郁,酣酣是形容沉醉的状态。
- 锦步障:锦缎般的景色,形容风景如画。
- 富贵相:富贵的样子或气质。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山中隐士生活的一种描绘与思考,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富足与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汝霖,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意境优雅,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或是在山中隐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世俗富贵的思考。
诗歌鉴赏:
《出居十六咏·锦巢》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与隐士生活的诗,开篇便以“佳日春酣酣”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的“锦步障”不仅是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更是隐喻一种优雅、华美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谁知山中人,如此富贵相”,则引发了对隐士生活的反思。虽然山中人远离尘世的繁华,但他们却拥有一种内心的富足与宁静,这种富贵并非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与心灵的满足。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表现春日美景的同时,增添了一层哲理的深度。
通过这首诗,方岳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还引导读者思考何谓真正的富贵,传达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日春酣酣: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 一色锦步障:用“锦”来形容春天的美好,具体的色彩和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绚烂。
- 谁知山中人:引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暗示世俗的富贵与隐士的宁静形成对比。
- 如此富贵相:强调山中人虽身处偏远却有着独特的富足与气质,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美景比作锦缎,形象生动,富有美感。
- 拟人:春天的气息被描绘得如此浓烈,仿佛有生命一般,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全诗虽不严格对仗,但在意象的对比中,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隐士的生活,探讨了何为真正的富贵,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宁静比外在的物质财富更加重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锦:象征美丽与富贵,传达出一种高雅的生活追求。
- 山中人:代表隐士,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佳日春酣酣”中“佳日”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日子
B. 忙碌的日子
C. 普通的日子
D. 冷清的日子 -
“锦步障”中的“锦”主要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与富贵
C. 黯淡无光
D. 复杂艰难 -
诗人通过“山中人”的描写,传达了什么样的生活观? A. 追求世俗的富贵
B. 对物质的渴望
C. 内心的富足与宁静
D. 不屑一顾的态度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和谐,而方岳则通过春日的生机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富足。两者都强调了自然与人心灵的结合,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