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洪尉 其四
方岳 〔宋代〕
孰使邦人士,不闻夷惠风。
带刀与佩犊,剸刃嘻笑中。
守虽老无能,此心与天通。
岂敢不自省,刈人以为功。
白话文翻译:
谁让这个国家的人们,听不到来自夷人那温暖的春风?
那些带着刀剑、佩着犊皮的人,在剁刀时嬉笑玩耍。
虽然我年老无能,但我的内心却与天相通。
怎敢不自我反省,却把剃头当作自己的功劳?
注释:
- 孰:谁。
- 邦人士:国家的人民。
- 夷惠风:来自夷人(外族)温暖的春风,隐喻外来的好处与温情。
- 佩犊:佩戴犊皮,指带有武器的人。
- 剸刃:剁刀,形容用刀剁东西。
- 守虽然老无能:虽然守卫的我年纪大了,能力不足。
- 此心与天通:我的心与天地相通,表示心灵的高远与清明。
- 岂敢不自省:怎么敢不自我反省。
- 刈人以为功:剃头、削发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功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季明,号晓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方岳在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下写的,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困惑,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外族和自身能力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开头的“孰使邦人士,不闻夷惠风”,勾勒出一种失落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状况的关注。诗人目睹了带刀的武士们在嬉笑玩耍,然而他心中却感到无奈与悲凉。虽然身处年老体衰之境,诗人依然认为内心与天地相通,他对自身的能力和责任有着深刻的自省。最后的“岂敢不自省,刈人以为功”,则流露出他对虚荣的批判,表现出他对真正功劳的追求,警示世人不要因表面功劳而自满。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个人的反思,又有对社会的关切,深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孰使邦人士,不闻夷惠风:开篇质疑社会的现状,表现对国家人民的关怀。
- 带刀与佩犊,剸刃嘻笑中:描绘武士们的轻松与嬉戏,对比诗人的忧虑。
- 守虽老无能,此心与天通:虽然年老无能,诗人心志依然高远。
- 岂敢不自省,刈人以为功:自省的决心和对浮夸功名的否定。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对比武士的嬉笑与自己的忧虑,突显内心的孤独。
- 反问:开头的反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外族温暖的渴望,以及对自我反省与真实功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夷惠风:象征外来的温暖与帮助,寄托了诗人对外族友好的向往。
- 带刀与佩犊:象征着武力和权力,反映出士人对武力的鄙视与对和平的向往。
- 自省: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谦卑,表达了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夷惠风”象征什么?
- A. 外来的温暖
- B. 内心的宁静
- C. 个人的能力
- D. 友情的支持
-
诗人对带刀武士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轻蔑
- C. 忽视
- D. 崇拜
-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 A. 个人的功劳
- B. 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 C. 社会的冷漠
- D. 对外族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表达了对天地的感慨与内心的向往。
- 杜甫《春望》 - 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责任感。
诗词对比:
- 方岳《次韵洪尉 其四》 vs. 杜甫《春望》:
- 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方岳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修养与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间苦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收录了宋代重要诗人的作品。
- 《诗词的解读与欣赏》 - 关于诗词分析与鉴赏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