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奴
作者: 曾几〔宋代〕
雾帐桃笙昼寝馀,
此君那可一朝无。
秋来冷落同班扇,
岁晚温柔是锡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午后在雾气弥漫的帐篷中,听着桃笙的悠扬乐声,享受着安静的午睡。这样的宁静时光,怎能在某一朝某一日就随意消逝呢?随着秋天的到来,原本热闹的扇子变得冷落,而在岁末之际,那份温柔却如同锡奴一般,依旧伴随左右。
注释
- 雾帐:指用雾气或薄纱制成的帐篷,形容环境的朦胧和宁静。
- 桃笙:一种古代乐器,通常用桃木制成,音色优美。
- 锡奴:古代对侍女或仆人的称呼,常用来表示一种温柔的情感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清丽婉约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竹奴》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内心感受,反映出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竹奴》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首联“雾帐桃笙昼寝馀”以静谧的场景引入,诗人通过“雾帐”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惬意。接着“此君那可一朝无”则引出诗人的思考,暗示这种宁静的时光并不常有,值得珍惜。
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冷落的感觉,尤其是“秋来冷落同班扇”,这里的“班扇”象征着过往的热闹和欢乐,而随着季节的变迁,这种热闹已逐渐消逝。最后一句“岁晚温柔是锡奴”则展现了诗人在岁末时对温柔的渴望和依赖,锡奴的意象不仅仅是对仆人的称呼,更是对陪伴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所面临的普遍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环境朦胧,令人放松。
- 第二句:表达了对这一时光的珍惜,强调这种快乐时光不会常在。
- 第三句: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寒冷,原本热闹的气氛逐渐消逝。
- 第四句:岁末的温柔仿佛是对过往的眷恋,锡奴象征着温暖的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锡奴”比作温暖的陪伴,传达了情感的寄托。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时光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怀念,揭示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柔情,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雾帐:象征宁静与梦幻,营造出一种隐秘的柔情。
- 桃笙:代表优雅的生活气息,连接了诗人的情感与音乐的美好。
- 班扇:象征欢愉与热闹,随着季节更迭渐渐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雾帐”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清新的气候
- B. 宁静的环境
- C. 热闹的场面
-
“锡奴”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温柔的陪伴
- C. 生活的烦恼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欢快
- C. 温柔而略带忧伤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写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细腻。
- 《梦江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情感,与《竹奴》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