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

时间: 2025-01-17 09:54:12

盘餐到野荠,曳杖閒挑根。

幽人此味熟,俗子谁知津。

微物经品题,便作席上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荠》
作者:曾几 〔宋代〕

盘餐到野荠,曳杖閒挑根。
幽人此味熟,俗子谁知津。
微物经品题,便作席上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野外采摘荠菜的情景。作者一边吃着荠菜,一边悠闲地用拐杖挑选根部。对于懂得这种味道的隐士来说,这是一种熟悉的美味,但对于那些世俗的人来说,却无人能理解这种美味的滋味。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野菜,经过品尝和欣赏,也能在席上成为珍品。

注释:

  • 盘餐:指摆上食物的餐具。
  • 野荠:一种野生的可食用植物,常被用作食材。
  • 曳杖:拖着拐杖,表示作者的悠闲状态。
  • 幽人:隐士或隐居的人,指那些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指滋味或美味。
  • 微物:微小的事物,形容荠菜的微不足道。
  • 席上珍:在宴席上成为珍贵的食物。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幽人”与隐士的生活方式相呼应,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隐士通常追求自然与简朴的生活,而诗中的“俗子”则指代那些沉迷于世俗琐事的人,反映出作者对世俗的轻视与对自然美味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询,号云庐,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朴素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味的欣赏,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悠闲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开头两句“盘餐到野荠,曳杖閒挑根”,不仅描绘了作者闲适的生活状态,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随后,作者通过“幽人此味熟,俗子谁知津”的对比,表达出对世俗与隐逸生活的思考。隐士熟悉的味道与世俗人无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赞美。最后的“微物经品题,便作席上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即使是微小的事物,只要经过品味与欣赏,也能成为珍贵的存在。这种情感深刻而富有哲理,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盘餐到野荠”:作者在用餐时,选择了野生的荠菜,暗示对自然食材的珍视。
    • “曳杖閒挑根”:悠闲地用拐杖挑选荠菜根部,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 “幽人此味熟”:隐士非常熟悉这种味道,强调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俗子谁知津”:世俗的人对此味道并不理解,反映出不同生活态度下的差异。
    • “微物经品题”:微小的事物经过品味后,成为了值得珍视的存在。
    • “便作席上珍”:在宴席上,这些微物却成为了珍贵的食物。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幽人”与“俗子”的对比,突显出两种生活态度的差异。
    • 另外,诗中对“微物”的提及,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事物的情感与价值。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轻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
    • 幽人:象征隐士、追求宁静与自然的人。
    • 俗子:象征世俗社会中忙碌而无知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曾几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世俗人
    B. 隐士
    C. 学者

  3. 诗中“微物经品题”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微小事物无价值
    B. 微小事物经过品味后可成为珍品
    C. 只珍视大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 《田园乐》(王维):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描绘了对自然的向往,前者侧重于自然美味的品味,后者则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是对《荠》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