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张应之东斋》

时间: 2024-09-19 21:29:56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此地生活时,开凿池塘与竹林相通。
池水清澈,偶尔有几条小鱼游动;
树林稀疏,鸟儿没有栖息之处。
如今寒风透过窗户,静静送来枯荷上的雨水。
雨停后,官吏稀少,知道你独自吟唱的苦楚。

注释:

  • 凿池:开凿池塘。
  • 通竹圃:与竹林相连。
  • 少游鱼:水中游动的小鱼不多。
  • 无栖羽:没有鸟儿栖息。
  • 寒窗风:寒冷的风透过窗户。
  • 枯荷雨:枯萎的荷花上落下的雨水。
  • 吏人稀:官吏很少出现。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昔日居所的宁静与清幽,以及现今的孤独与凄凉。诗中提到的“寒窗风”和“枯荷雨”暗示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吟唱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东斋,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性情豪放,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生平的某个时刻,可能与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有关,反映了个人经历与自然环境的深切联系。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河南张应之东斋》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清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开篇即用“昔我居此时”引领读者进入回忆的时空,抒发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诗中描绘的池塘与竹林,清澈的水面与偶尔游动的小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通过“寒窗风”和“枯荷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如今身处的孤独与无奈。寒风透过窗户,带来的是一份冷清与寂寞,雨水落在枯萎的荷花上,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最后两句“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则点明了诗人心境的孤独,似乎在说:即使外界的喧嚣与繁杂,自己依然在孤独中吟唱,感受着生活的苦楚。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合个人情感,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与孤独感,使人感同身受,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我居此时:回忆过去,强调个人经历与时光的流逝。
  2. 凿池通竹圃:描绘环境,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改造与热爱。
  3. 池清少游鱼:水面清澈,鱼的游动象征着生机,但数量不多,暗示孤独。
  4. 林浅无栖羽:树林稀疏,缺乏栖息的鸟儿,象征着生机的缺乏与孤独。
  5. 至今寒窗风:描绘现状,寒风透过窗户,感受到寒冷与寂静。
  6. 静送枯荷雨:雨水静静落下,给人以凄凉的感受。
  7. 雨歇吏人稀:雨后,官吏稀少,暗示生活的孤独与冷清。
  8. 知君独吟苦:表达了对吟唱者孤独苦楚的理解与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静送枯荷雨”让自然景物具有了情感。
  • 对仗:如“寒窗风”与“枯荷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彰显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宁静与生机。
  • 竹林:代表自然与清幽。
  • 寒窗:象征孤独与冷清。
  • 枯荷:寓意生命的凋零与无奈。
  • 雨水:象征悲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喧闹
    B. 清幽宁静
    C. 荒凉无边

  2. 诗中的“寒窗风”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快

  3. “知君独吟苦”表达了诗人对谁的关心?
    A. 自己
    B. 朋友
    C. 官吏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与杜甫的孤独感,梅尧臣更多的是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是在社会背景下的苦楚,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共鸣,但表达手法与环境背景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