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中秋近愿晴
作者: 陈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借得冰轮不敢私,几多人要露肝脾。
浮云不用欺天下,须信人间有伯夷。
白话文翻译:
借用明亮的月光,我不敢独自享受,
有多少人渴望能够倾诉心中的情感。
浮云无需欺骗世间,
只需相信人间还有像伯夷那样的人。
注释:
- 冰轮:指明亮的月亮,借用“冰”字形容月光清冷明亮。
- 肝脾:指内心情感,特别是忧虑与思念。
- 浮云:比喻虚幻的事物,不应被其迷惑。
- 伯夷:古代贤者,以清白和高洁著称,表明人间仍有高洁之人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伯时,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喜爱及对人间情感的思考。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时刻,诗人希望能够与他人共享这份月明之美,同时也反映出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中秋近愿晴》以中秋明月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诗的开头“借得冰轮不敢私”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月光的珍惜和共享的愿望,暗示着他并不想独享这一份美好,而是希望与他人一同感受月光的辉映。接下来的“几多人要露肝脾”,则更进一步地体现了人们在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中,渴望表达心中情感的迫切。诗人意识到,月光不仅是自然的美,也是人们情感交织的载体。
“浮云不用欺天下”一句,诗人指出了世事的虚幻与变幻,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要看到真正的内涵。而“须信人间有伯夷”则传达出诗人对人性中高尚情感的信念,仿佛在说,尽管世间充满浮云变幻,但仍有像伯夷这样的清白之人存在,值得信赖与追随。
整首诗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借得冰轮不敢私:借用月光,不敢独享,体现了分享的情怀。
- 几多人要露肝脾:许多人渴望倾诉内心的真实情感,表露心迹。
- 浮云不用欺天下:提醒世人不要被虚幻的事物迷惑,要保持清醒的认知。
- 须信人间有伯夷:相信人间仍有高洁的人存在,传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语:通过“浮云”暗示世事的虚幻,提升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惜,强调分享与倾诉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人性中高洁的部分寄予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轮:象征着明亮与清澈,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浮云:比喻世事的虚幻与不实,警示人们要保持理智。
- 伯夷:象征着高尚的人格与理想,代表人性中的真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冰轮”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伯夷”是谁的代表? A. 贪婪
B. 高洁
C. 虚伪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B. 对人间真情的向往
C. 对世俗的放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思乡之情。
- 《水调歌头》苏轼:描写中秋夜的月景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中秋近愿晴》:二者均以月亮为意象,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而《中秋近愿晴》则强调共享与人际情感的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诗词大会》相关书籍与讲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