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时间: 2025-01-16 22:18:57

野荼醾发雪堆墙,草牡丹开月照梁。

世眼都随人毁誉,不知底处是真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野荼醾发雪堆墙,
草牡丹开月照梁。
世眼都随人毁誉,
不知底处是真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野生的荼草和醾草在雪堆墙上盛开,草地上的牡丹在月光下绽放。人们的眼光总是跟随他人的赞誉与毁谤,却不知真正的美好在何处,难以辨认其中的真香。


注释:

  • 野荼:野生的荼草,一种植物。
  • :指一种植物,通常与花香有关。
  • 草牡丹:野生的牡丹,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世眼:指世人的眼光或看法。
  • 毁誉:毁谤与赞誉。
  • 真香:指真正的美好或真实的价值。

典故解析: “世眼都随人毁誉”反映了人们对外界评判的依赖,常常迷失于他人的看法中,失去了对真实美好的判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二月,是春天的时期,诗人可能在一次聚会或宴席上写下,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美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野荼醾发雪堆墙,草牡丹开月照梁”,一方面呈现出春天的清新与活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真实。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人情世故的反思,指出世人往往被外界的评论所左右,而忽略了真实的美好存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心的冷静观察。诗人通过自然的美丽引发对人性的思考,显示了他哲学般的深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荼醾发雪堆墙:描绘了春天野生植物的生长,暗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2. 草牡丹开月照梁:进一步刻画了春夜的美好,牡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3. 世眼都随人毁誉:表达了人对外界评价的敏感,反映了社会人心的浮躁。
  4. 不知底处是真香:强调了真正的美好往往被忽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感知。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自然和人情的对比,展现真实与虚幻的关系。用意象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世人的盲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探讨了人性中的盲目和对真实美好的追求,提醒人们在纷扰的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荼: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生命力。
  2. 草牡丹: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3. 雪堆墙:代表冬天的余寒与春天的交替。
  4. 月光:象征宁静与清晰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荼”指的是哪一种植物?
    A. 野生的草
    B. 野生的荼草
    C. 牡丹

  2. 诗中的“世眼”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世人的看法
    C. 自然的美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
    B. 人情世故
    C. 真实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的春天描写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魏了翁更侧重于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魏了翁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