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时间: 2024-09-19 21:47:57

典午源流远,安乡世胄隆。

廉平儒者政,朴素古人风。

五福身兼备,三尊德最崇。

善人无复见,忍看一旌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蔡戡 〔宋代〕

典午源流远,安乡世胄隆。
廉平儒者政,朴素古人风。
五福身兼备,三尊德最崇。
善人无复见,忍看一旌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程公的深切怀念。诗人提到典午(指朝廷)自古以来的源流悠远,安乡(指程公的家乡)出身名门,世代显赫。程公为人廉洁公正,政治清明,秉持儒者的道德,弘扬古人的风范。诗中称赞程公身兼五福,德行崇高,然而如今善人已难再见,只能忍痛看着那旌旗飘扬。

注释:

  • 典午:古代指代朝廷,源流指历史的延续与传统。
  • 安乡:指程公的故乡,世胄隆表示显赫的家世。
  • 廉平:指廉洁公正,平正无私。
  • 五福:古代人们认为的幸福和吉祥的象征,通常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 三尊德:指为人所尊重的品德。
  • 旌红:指丧事中的旗帜,象征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常借古人之事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为挽诗,写作于对程公去世的悼念。程公在当时社会中以其清白和德行受到人们的尊敬,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其的哀悼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程公的高尚品质及其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开篇提到“典午源流远”,不仅强调了程公的历史渊源,也隐喻了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接着,以“安乡世胄隆”进一步描绘了程公的门第之高,家族的显赫。中间两句“廉平儒者政,朴素古人风”则是对程公为政理念的高度概括,显示了他作为儒者所持的坚定立场和追求。

而“善人无复见”则是诗人对当今社会的感叹,似乎在暗示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善之人难以再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惋惜。最后一句“忍看一旌红”,更是将情感推至高潮,哀悼之情溢于言表,展现了对程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离世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而不失灵动,诗人通过对比与反衬,既表现了程公的卓越,又抒发了对未来的担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午源流远:提及朝廷的历史,暗示程公的重要地位。
  2. 安乡世胄隆:强调程公的显赫家世,表明其背景。
  3. 廉平儒者政:称赞程公的为政清廉,秉持儒家思想。
  4. 朴素古人风:表明程公崇尚古人的品德与风范。
  5. 五福身兼备:描述程公德行与福气齐全。
  6. 三尊德最崇:指出道德修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7. 善人无复见:感叹当今社会,良善之人已难得一见。
  8. 忍看一旌红:面对丧失,心中不忍的痛苦。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对比与反衬的手法,通过描述程公的卓越与对比当今的沉沦,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此外,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程公的怀念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表达了对德行崇高、廉洁为政的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典午:象征权力与历史的延续。
  • 安乡:代表着根基与出身。
  • 五福:象征吉祥与幸福。
  • 旌红:象征哀悼与离别。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歌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德行与名声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安乡”指的是: A. 程公的家乡
    B. 朝廷
    C. 古代的一个城市

  2. “廉平儒者政”中的“廉平”指的是: A. 清白与公正
    B. 富贵与权力
    C. 忍耐与坚强

  3. “善人无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惋惜
    C.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挽歌》:同样以挽歌形式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 《杜甫赠花卿》:通过描述友人的美德,表达诗人情感。

诗词对比: 与唐代的《春望》进行对比,虽皆抒情但背景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春望》聚焦于国破家亡后的沉痛,而《提举中奉程公挽诗》则更侧重于怀念与感慨,显示出对人德行的深切敬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 《宋代文化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