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时间: 2025-01-01 14:40:39咏秋日海棠
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
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
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
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
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
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
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
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
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
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
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
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
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
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
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
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
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
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
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
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秋日海棠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棠花在秋日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每年春天来临时,花儿绽放得繁盛,但秋天来临时,却常常遭遇风霜的侵袭,花朵凋零。作者感叹,海棠花不畏东君(春天的象征),而是特别在西风中盛开。即使秋天已深,依然能见到那如同春天的美丽场景,但又因霜重而感到无奈。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表达了对花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注释
- 东君:春天的化身,传说中的春神。
- 西风:象征秋天,带来凋零与寒冷。
- 宋玉:古代诗人,因感叹秋天而著名。
- 绰然亭:形容亭子优雅美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因其精湛的艺术才能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瞬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秋天,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
诗歌鉴赏
《双调·清江引·咏秋日海棠》这首诗以海棠花为主线,描绘了秋日的美丽与凄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海棠的娇美与秋霜的严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中有不少生动的意象,如“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先通过景色引入,再逐步深入情感,最后以对生命的感慨收尾。诗人将海棠的美丽与时光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美丽的生命哲学。尤其是在“只恐花憔悴”一句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之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岁两回春到来:每年春天的两次来临。
- 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海棠花在秋天的绽放,不理会春天的神灵的责怪。
- 霜重物华摇落秋:秋霜厚重,导致花朵凋零。
- 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风中盛开,盼望不被霜打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和秋天的变化比作花的盛衰。
- 拟人:赋予海棠花以情感,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
- 对仗:如“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与脆弱,代表了生命的短暂。
- 霜: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凋零和变化。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但却又难以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答案: B
-
“只恐花憔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花的无所谓
- B. 对花的珍惜和担忧
- C. 对春天的希望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
- 《登高》:杜甫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感叹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张养浩与李白:两位诗人均擅长描写自然,但张养浩更注重生命的脆弱,而李白则常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养浩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