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浅浅,春如剪。
花压李娘愁,饥蚕欲成茧。
东城年少气堂堂,
金丸惊起双鸳鸯。
含羞更问卫公子,
月到枕前春梦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草长得稀疏而轻柔,如同被剪裁过一般。
花朵压在李娘的心头,令她感到忧愁,饥饿的蚕正想要化茧。
东城的少年风采翩翩,
金色的鸳鸯被惊起,飞舞在水面上。
她含羞地更加主动地询问卫公子,
月光洒在枕边,春梦似乎绵延不绝。
注释:
- 草浅浅:形容春天的草生长得稀疏,给人一种柔嫩的感觉。
- 李娘:指的是诗中的女子,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形象或典型。
- 饥蚕欲成茧:饥饿的蚕想要化茧,暗示情感的渴望和成长的过程。
- 金丸:指金色的鸳鸯,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 卫公子: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公子,含有追求和期盼的意味。
- 月到枕前春梦长:月光照在枕边,形成了梦幻般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现实与梦幻,善于描绘男女之间的情感,尤其擅长写春天的美景和情思。
创作背景:
《春野行》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社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温暖和美丽,传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春野行》以清新的春景作为背景,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温柔的情感。开头的“草浅浅,春如剪”描绘了春天的缤纷与生命的复苏,隐喻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机。然而,接下来的“花压李娘愁”则引入了一丝忧伤,似乎在暗示美好的春天也伴随着个人情感的困扰。李娘的愁苦与蚕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对爱情和生活的渴望与挣扎。
诗中“东城年少气堂堂,金丸惊起双鸳鸯”进一步描绘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爱情的美好,金色鸳鸯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美丽。最后一句“月到枕前春梦长”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月光洒在枕头上,延续着春天的梦境,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情感的复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浅浅,春如剪:草色轻柔,春天仿佛被精心剪裁过,寓意春天的美丽。
- 花压李娘愁:花朵的美丽让李娘感到心中愁苦,暗示爱情的复杂。
- 饥蚕欲成茧:饥饿的蚕想要化茧,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成长的渴望。
- 东城年少气堂堂:描绘年轻人的朝气和自信。
- 金丸惊起双鸳鸯:金色的鸳鸯被惊起,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
- 含羞更问卫公子:李娘含羞地询问公子,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 月到枕前春梦长:月光照在枕边,梦境延续,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被剪裁的样子,形象生动。
- 拟人:将草、花等自然元素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现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与爱情展开,传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美好。
- 草:代表生命力和春天的温暖。
- 花:象征爱情的美丽和脆弱。
- 李娘:代表女性形象,充满了情感的复杂性。
- 鸳鸯: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 月:象征着梦境与思念,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草浅浅,春如剪”中的“春如剪”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春天繁盛
B. 春天温柔
C. 春天干枯
答案:B -
李娘的愁苦与“饥蚕欲成茧”有什么联系? A. 两者都在等待
B. 两者都在成长
C. 两者都是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C -
整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 A. 夏
B. 秋
C. 春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温庭筠《春野行》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温庭筠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对离别与生命的感慨。
- 温庭筠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传达情感,而白居易则通过广阔的自然景观反映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