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修府学故事》
时间: 2025-01-17 10:2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嶲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左卷右力,岷峨秀气与云浮。
白话文翻译:
文翁的石室已经存在千年,世间事物的兴衰变迁自有其规律。贤者们相互仰望,共同继承优秀的学问,朝廷因此得以拥有优秀的人才。太平盛世时,典礼和学习应当被传承与发扬,盛世的文章正当受到重视。师友之间的探讨与学习,既不能偏重于课本,也不能仅靠个人的努力,岷山的秀美气质与云彩的浮动,都是相互辉映的。
注释:
- 文翁:指文翁刘逢禄,汉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汉中府学。
- 石室:指文翁所建的书院,象征着教育和文化的积淀。
- 贤嶲:指贤者高士,形容有学问的人在此相聚。
- 朝廷:指国家的统治机构。
- 典礼:指国家的礼仪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琢磨:指相互切磋、研究。
- 岷峨:岷山,形容其高耸秀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绛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清白的为人而闻名。韩绛在政治上的成就与对教育的重视,使得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学术和道德的关注。
创作背景:
《复修府学故事》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重视教育、兴办书院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对教育的重视及对人才培养的期待,体现了时代对文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文翁石室”开篇,点明了诗歌主题,即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描绘贤士们的相互学习,表现出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积累。诗人把教育与朝廷的兴衰紧密联系,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盼。通过“太平典礼”与“盛际文章”,韩绛强调了在和平年代,文人应肩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尤其是最后两句,借岷山与云彩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知识与智慧的交融。诗人在表达对教育的重视时,也隐含了对师生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师友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翁石室已千秋:文翁创建的书院历经千年仍然屹立,象征着教育的持久性。
- 世有兴衰化自流:世事如潮水般有起伏,强调了历史的自然演变。
- 贤嶲相望承学粹:贤者们相互仰望,表明学问的继承与交流。
- 朝廷繇此得人优:朝廷因有优秀的人才而得以兴盛。
- 太平典礼当传习:在太平盛世中,强调了礼仪与文化的传承。
- 盛际文章正讲求:在盛世中,文章的质量与重要性被突显。
- 师友琢磨期不左卷右力:师友之间应共同探讨,不应只注重书本知识或单一努力。
- 岷峨秀气与云浮:自然景象与人文气息的结合,象征着知识的高尚与广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贤嶲相望”与“朝廷得人”,形成优美的对称。
- 比喻:将教育比作自然现象,表现其生生不息的特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人才的依赖,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探讨,以期在太平盛世中更好地传承文化和知识。
意象分析:
- 文翁石室:象征着知识的殿堂与教育的力量。
- 岷峨:高远,象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
- 云浮:灵动,象征着思想的自由与创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文翁石室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创建的书院?
- A. 孟子
- B. 文翁
- C. 诸葛亮
- D. 韩愈
-
“贤嶲”在诗中指的是?
- A. 书本
- B. 贤者
- C. 朝廷
- D. 学校
-
诗中的“岷峨”象征什么?
- A. 低洼的地方
- B. 高尚与追求
- C. 流动的水
- D. 书卷
答案:
- B. 文翁
- B. 贤者
- B. 高尚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对比韩绛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国家和文化的关切,但韩绛更侧重教育的传承,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韩绛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