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太初画扇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1:29:45

一道沧江隔战尘,白蘋风起浪鳞鳞。

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太初画扇 其一
刘基 〔元代〕

一道沧江隔战尘,
白蘋风起浪鳞鳞。
新亭满眼神州泪,
未识中流击楫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一条大江把我与战乱的尘土隔开,白色的水草随风起浪,波光粼粼。眼前的新亭让我满眼泪水,心中思念着神州大地,然而我却未曾见过在江中划桨的人。

注释

  • 沧江:广阔的江河,常用来象征大江大河,也有时指长江。
  • 战尘:战乱所带来的尘埃,暗指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 白蘋:白色的水草,象征着江水的清澈与宁静。
  • 浪鳞鳞:形容波浪起伏,像鱼鳞一样闪烁。
  • 新亭:指新建的亭子,代表一种人文景观,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表达对祖国的眷恋。
  • 击楫人:在江中划桨的人,象征着奋发向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著称,尤其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以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末社会动荡之际,国家面临战争的威胁。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战乱的无奈。开头的“一道沧江隔战尘”以大江为界,形象地表现出诗人与战乱之间的隔阂,暗示了他对外界动荡的不安与忧虑。而“白蘋风起浪鳞鳞”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江水在风中的灵动与美丽,形成一种宁静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接下来的“新亭满眼神州泪”,诗人以新亭作为情感的寄托,表明了对祖国的眷恋与思念。这里的“泪”字更是直接传达了诗人的悲伤与无奈。最后一句“未识中流击楫人”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他既希望能与那些在江中奋勇划桨的人相遇,又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李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兼具了美感与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道沧江隔战尘:大江将我与战乱隔开,反映了诗人对动荡局势的关注。
  • 白蘋风起浪鳞鳞:风吹起波浪,描绘出江水的动态美。
  • 新亭满眼神州泪:在新亭前,我满眼泪水,表现对祖国的思念。
  • 未识中流击楫人:我还未见到在江中划桨的人,表现出一种对奋斗者的渴望和对自己无力感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浪比作“鳞鳞”,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江水在风中起伏,似乎具有生命。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出对动荡社会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江:象征浩瀚的历史与沧桑的岁月。
  • 白蘋:象征江水的纯净与美丽。
  • 新亭:象征人文情怀与思乡情绪。
  • 神州:象征祖国的繁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条江?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沧江
    • D. 淮河
  2. “白蘋风起浪鳞鳞”中的“鳞鳞”指的是什么?

    • A. 鱼
    • B. 波浪
    • C. 风
    • D. 水草
  3. 诗中提到的“新亭”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思乡情感
    • C. 战争
    • D. 人物

答案

  1. C. 沧江
  2. B. 波浪
  3. B. 思乡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也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月光的抒发情感。而刘基的这首《题陈太初画扇》则结合了个人的历史感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了更深刻的社会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