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敷媚
画帘梦颤丝丝雨,
银蒜深垂。燕子归时。
一点春寒恋被池。
镜尘不锁双鸾影,
红泪调胭脂。
碧字题眉。小砑云笺写艳词。
白话文翻译:
在轻轻颤动的画帘后,细细的雨滴落下,
银色的蒜瓣低垂着。燕子归来的时候,
春寒轻轻地拂过池水。
镜子里的尘埃无法锁住双鸾的影子,
红泪调和了胭脂的颜色。
碧字刻在眉头上,
在细腻的云笺上写下了艳丽的词句。
注释:
- 画帘:指装饰性的帘子,常用于房间内,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银蒜:形容细长的蒜瓣,银色泛光,可能用于比喻柔美的景象。
- 燕子:春天回归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春寒:春天的寒冷,表达了一种温暖而又清冷的氛围。
- 镜尘:镜子上的尘埃,可以理解为世俗的干扰。
- 双鸾影:比喻恋人之间的美好影像,鸾鸟象征爱情。
- 红泪:暗指女子的情感波动或思念之情。
- 碧字:指青色的字,常用于描绘女子的美丽。
- 艳词:华美的词句,常用于抒发情感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1678年,卒于1755年。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罗敷媚》创作于清代,一方面受当时盛行的文人雅集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向往与感慨。诗中描绘的细腻景象和深厚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诗歌鉴赏:
《罗敷媚》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暖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怀念。开头的“画帘梦颤丝丝雨”,以梦境般的画面引入,细雨如丝,柔和而细腻,暗示着一种轻柔的情感。接着“银蒜深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春寒”却又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生出一份情感的纠结。诗人通过“镜尘不锁双鸾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理想与追求,尽管世俗的尘埃无法阻挡美好的回忆与期待。最后几句“红泪调胭脂”,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细腻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也有内心的波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自然及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帘梦颤丝丝雨”:描绘了在细雨轻颤的画帘后,梦境似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柔情的感觉。
- “银蒜深垂”:用“银蒜”形象化自然之美,表达一种温柔的情感。
- “燕子归时”: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充满生机。
- “一点春寒恋被池”:春寒映衬出一种温暖的怀抱,表达了对春天的恋恋不舍。
- “镜尘不锁双鸾影”:比喻爱情的美好不受世俗因素的影响。
- “红泪调胭脂”:情感的流露,女子因情而泪,调和了美丽的胭脂。
- “碧字题眉”:描绘女子的美丽,传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 “小砑云笺写艳词”:在细腻的纸上写下华美的词句,表达情感。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喻如“银蒜”、“双鸾影”,生动形象地传达情感;拟人则在“画帘梦颤”中展现了自然的灵动;对仗如“碧字题眉”和“小砑云笺”相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思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帘:象征梦境和柔情。
- 燕子:春天和生机的象征。
- 红泪:情感的流露,象征思念与爱情。
- 胭脂:美丽与女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银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颜色
D. 一种情感 -
填空题:诗中“燕子归时”主要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春寒”是完全温暖的。(对/错)
答案:
- B
- 春天的到来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罗敷媚》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易顺鼎则更强调自然与爱情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