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波平渺渺草萋萋,远目非昏望欲迷。
敢以安闲侵白鸟,聊将衰病照清溪。
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
徙倚无人见牢落,水流东去夕阳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平静的水面上,草木繁茂,远望时有些迷离。尽管安闲地享受这宁静,却也不禁想到白鸟的孤独;我把自己的衰老病痛映照在这清澈的溪水中。百年之中无所事事,鬓发已经苍白;心中对故乡的思念,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倚靠在没有人注意的地方,任凭时光流逝,夕阳西下,水流向东去。
注释:
- 波平渺渺:形容水面平静而广阔。
-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远目非昏:远望时并非昏暗,而是朦胧。
- 安闲:安静悠闲的状态。
- 白鸟:白色的鸟,常象征孤独或自由。
- 衰病:年老生病,感叹自身的衰老。
- 杖藜:拄着拐杖,表示身体虚弱。
- 牢落:孤独而落寞的状态。
- 水流东去:水流向东,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纬,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独特。其诗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蕴含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清溪亭》写于曹纬晚年,身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诗中流露出对衰老与孤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依恋。时代背景下,士人常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内心的孤独,而这首诗正是对这种心境的真实表达。
诗歌鉴赏:
《清溪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波平渺渺草萋萋”,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水面如镜,草木繁盛,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但接下来的“远目非昏望欲迷”,则暗示了这种美好景象下潜藏的迷茫与困惑。
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心中却有着对人生的感慨。“敢以安闲侵白鸟”,白鸟象征着孤独,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安静生活中潜藏的孤独感。接着“聊将衰病照清溪”,更是将个人的衰老与病痛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中,显示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往光阴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岁月无情,白发苍苍,心中却依然挂念着远方的故土。“徙倚无人见牢落,水流东去夕阳西”则以水流与夕阳的意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
整首诗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隐含着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曹纬以清新的自然意象,表现出内心的悲伤与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波平渺渺草萋萋:
- 描绘水面平静,草木繁茂,展现自然的美好。
-
远目非昏望欲迷:
- 远望时的迷茫,暗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
敢以安闲侵白鸟:
- 安闲的生活与白鸟的孤独形成对比,表现内心的孤独感。
-
聊将衰病照清溪:
- 将自身的衰老与病痛映照在清溪中,显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百年无事双蓬鬓:
- 反映经历岁月后的苍老与无所作为。
-
万里归心独杖藜:
-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行走。
-
徙倚无人见牢落:
- 描绘一种被忽视的孤独状态,暗示人际关系的疏离。
-
水流东去夕阳西:
- 强调时间的流逝,夕阳与水流的对比,象征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衰老与病痛比作清溪,暗示内心的真实感受。
- 对比:安闲与孤独、自然美与内心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水流、夕阳、白鸟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思考。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时间流逝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纯净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白鸟:代表孤独与自由,反映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孤独感。
- 夕阳:象征生命的尽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杖藜:反映衰老与孤独,表现出诗人无助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波平渺渺”的意思是?
- A. 水面波动
- B. 水面平静
- C. 水面浑浊
- D. 水面宽广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鸟”象征着自由。
- A. 正确
- B. 错误
-
填空题:诗中提到“水流东去夕阳西”,象征着___。
答案:
- B
- B
- 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清溪亭》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曹纬更强调孤独与内心的矛盾,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曹纬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