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保禄寺铁龙亭》
时间: 2025-01-01 10:0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保禄寺铁龙亭
作者:范致虚 〔宋代〕
数载诗书居保禄,
至今常是忆单溪。
几偎石瓮凭栏在,
静听山禽绕树啼。
岩溜潺湲清入骨,
林间红白闻行提。
吟诗聊写遥相寄,
为向铁龙亭上题。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在保禄寺读诗书,
至今仍常常怀念单溪。
我倚着石瓮在栏杆上,
静静地听山中鸟儿绕树啼叫。
岩边的溪水潺潺流动,清凉入骨,
树林间红花和白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吟诗随意写下,寄给远方的友人,
正好是在铁龙亭上题写。
注释
- 保禄:指保禄寺,可能是诗人隐居或游玩的地方。
- 单溪:可能是诗人心中怀念的地方,代表着一种安静、自然的环境。
- 石瓮:一种石质的容器,这里象征着自然环境中的静谧。
- 山禽:山里的鸟类,这里指代自然环境中的生灵。
- 岩溜潺湲:形容山间溪水流动的声音。
- 红白:指红花和白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丰富。
- 遥相寄: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寄情。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致虚,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重视文人生活与自然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在保禄寺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首联“数载诗书居保禄”,开篇即点出作者在保禄寺的隐居生活,以及通过读书写诗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接下来的“至今常是忆单溪”,则暗示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单溪可能是他心灵的归宿。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部分,诗人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如“几偎石瓮凭栏在”,展现了他与环境的亲密接触;而“静听山禽绕树啼”,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岩溜潺湲清入骨”,诗人不仅描绘了溪水的清凉,更传达出自然的沁人心脾。
最后两句“吟诗聊写遥相寄,为向铁龙亭上题”,则将个人情感与寄托友谊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载诗书居保禄:阐明诗人隐居在保禄寺的时间及其读书写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学术生活。
- 至今常是忆单溪: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单溪可能是他理想中的静谧之地。
- 几偎石瓮凭栏在:描绘出倚靠石瓮的安逸姿态,象征对自然的沉醉。
- 静听山禽绕树啼:以听觉描绘环境,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岩溜潺湲清入骨:通过溪水的清凉感,传达自然的洗礼与滋养。
- 林间红白闻行提:描绘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显示丰富的自然色彩。
- 吟诗聊写遥相寄:表达写诗的乐趣与友谊的寄托。
- 为向铁龙亭上题:最后一句明确了写作的地点,铁龙亭是一个诗意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岩溜潺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溪水。
- 拟人:山禽“绕树啼”,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红白闻行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保禄寺:象征着隐逸与学问。
- 单溪:代表诗人内心向往的静谧之地。
- 山禽: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红白花:自然的美丽与多样性。
- 铁龙亭:寄托友情与诗意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隐居的地方是哪里?
- A) 单溪
- B) 保禄寺
- C) 铁龙亭
-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 A) 朋友
- B) 过去的生活
- C) 名利
-
“静听山禽绕树啼”中的“山禽”指的是什么?
- A) 山中的动物
- B) 山里的鸟类
- C) 山的植物
答案:
- B) 保禄寺
- B) 过去的生活
- B) 山里的鸟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致虚的《题保禄寺铁龙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二者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了秋天的宁静与凄美,而范致虚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首诗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