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十咏之五当利港》

时间: 2025-01-06 15:40:37

龙骧乘上游,锐气吞敌境。

风便趋吴京,收功在俄顷。

平生负雄图,晚岁方获骋。

何必传鼎彝,江山与之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骧乘上游,锐气吞敌境。
风便趋吴京,收功在俄顷。
平生负雄图,晚岁方获骋。
何必传鼎彝,江山与之永。

白话文翻译

龙骧在水流湍急的上游飞驰,锐利的气势吞噬着敌人的领土。
风势顺畅地向吴京奔去,战果即将在瞬间到来。
我一生怀有宏伟的理想,到了晚年才得以施展才华。
何必传承古老的鼎彝呢?江山永存,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 龙骧:比喻如龙般骏伟,形容气势雄壮。
  • 锐气:形容气势锐利,勇猛。
  • 吴京:指古代吴国的都城,象征权力中心。
  • 平生负雄图:意为生平怀有雄心壮志。
  • 鼎彝:古代的器具,象征传承与荣耀。

典故解析

  • 龙骧:在古代文化中,龙常被视为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 吴京:历史上,吴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国家,王权和权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900-970年),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贺铸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尤其以咏怀、山水及边塞诗著称。

创作背景

《历阳十咏》是贺铸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晚年时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江山社稷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了时代的荣光与个人的奋斗。前两句通过“龙骧”和“锐气”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展现了战争的壮阔场景。作者用“吞敌境”来表现胜利的果敢和决然,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中。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一生,虽有雄心壮志,却在晚年才得以施展。这里体现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过往未能实现的遗憾,也有对晚年成就的欣慰。

最后一句“何必传鼎彝,江山与之永”,直接表露出诗人对历史传承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屹立千古的江山,而非单纯的物质传承。这种情感基调既有豪情也带有哲理,传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骧乘上游:描绘了飞龙般的气势在急流中前行,象征着快速与力量。
  2. 锐气吞敌境:锐利的气势如同猛兽一般,征服敌人之地,体现出勇猛和决心。
  3. 风便趋吴京:风势顺畅,象征着形势的顺利,暗示着战争的胜利即将实现。
  4. 收功在俄顷:收获成功的瞬间,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
  5. 平生负雄图:自述一生怀有大志,表明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6. 晚岁方获骋:到了晚年才得以施展才能,反映出人生的机遇与挑战。
  7. 何必传鼎彝:质疑对古老传承的执念。
  8. 江山与之永:赞美江山的永恒,强调国家的长治久安比个人名利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龙骧、锐气等比喻体现了力量与气势。
  • 对仗:如“风便趋吴京,收功在俄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引发思考,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理想追求的感慨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与尊贵。
  • 锐气:代表勇敢与果敢。
  • :象征顺势而为与机遇。
  • 江山:象征国家与长治久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骧”是比喻什么? A. 速度
    B. 力量
    C. 美丽

  2. “何必传鼎彝”的意思是? A. 传承古老的文化
    B. 追求个人的荣华
    C. 强调江山的永恒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失落与遗憾
    B. 豪情与哲理
    C. 轻松与幽默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贺铸更注重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