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城县园水亭》
时间: 2024-09-19 21:22:57意思解释
题永城县园水亭
作者: 贺铸 〔宋代〕
原文展示:
诘曲池塘碧玉流,
褉亭孤占小汀洲。
长纫座上芳兰佩,
不系檐前画鷁舟。
好泛羽觞修旧事,
为书茧纸记清游。
季真待得东还日,
初见红蕖十亩秋。
白话文翻译:
曲折的池塘里碧绿的水流淌,
亭子孤零零地占据着小小的洲头。
长长的带子上挂着芳香的兰花,
没有系住檐前的画舫。
真想举起酒杯来追忆往事,
愿在茧纸上记下清幽的游玩。
等到季真再回到东边,
初见十亩红莲在秋日里开放。
注释:
- 诘曲: 曲折,指水塘的形状。
- 褉亭: 亭子的名称,表示一种建筑。
- 芳兰佩: 用香兰花装饰的佩饰。
- 檐前: 房檐前。
- 画鷁舟: 画舫,指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
- 羽觞: 古代的酒杯。
- 茧纸: 用于书写的纸。
- 季真: 是指季节的变化,通常指秋天。
- 红蕖: 指荷花。
典故解析:
- “季真”: 这里的“季真”常被用来表示秋天。诗中提到的“东还日”可以指季节的更替,尤其是秋季的到来。
- “红蕖”: 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纯洁、美丽,秋天的荷花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90年-1150年),字梦白,号湘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题永城县园水亭》是在贺铸游览永城县的水亭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贺铸的《题永城县园水亭》通过描绘水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诘曲池塘碧玉流”以形象生动的景象开篇,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褉亭孤占小汀洲”展示了亭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立和独特。长纫座上挂着的芳兰佩,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不系檐前画鷁舟”,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可能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通过“好泛羽觞修旧事”来唤起对往昔的追忆。而“季真待得东还日,初见红蕖十亩秋”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秋天的到来,象征着一种新的生命轮回与美好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与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诘曲池塘碧玉流: 描绘水塘的曲折景致,形象地比喻水的颜色如同碧玉般清澈。
- 褉亭孤占小汀洲: 亭子矗立在小洲上,显得孤单而典雅。
- 长纫座上芳兰佩: 诗人坐在亭中,佩戴着香兰花,增添了诗意与美感。
- 不系檐前画鷁舟: 船只悬空,象征自由与随意。
- 好泛羽觞修旧事: 诗人希望借酒杯回忆往事,表露对过去的珍视。
- 为书茧纸记清游: 在纸上记录游玩经历,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 季真待得东还日: 期待季节的更替,带来新的希望。
- 初见红蕖十亩秋: 描绘秋天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象征生命的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 “碧玉流”形象地比喻水的颜色,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加了韵律感。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景色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 象征宁静与和谐。
- 亭子: 表达孤独与雅致。
- 芳兰: 代表美好与纯洁。
- 画舟: 象征自由与随意。
- 红蕖: 代表生命的轮回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褉亭”指的是: A. 一种建筑
B. 一种花
C. 一种船 -
“好泛羽觞”中“羽觞”是指: A. 书本
B. 酒杯
C. 花朵 -
诗中提到的“红蕖”象征着: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关注自然与生命,但贺铸更偏向于抒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