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10:43:22

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

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

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

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古风二首 其一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
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
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
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白话文翻译:

祭祀大象的祭品被供奉在清庙,剩余的材料却被丢弃在沟渠中。
这两者虽然相距甚远,但它们的生存实际上是相同的。
人应该珍重自己的生命,难道还要再讨论贫富荣辱吗?
宁愿做原野上的草,随风摇曳,感受春天的气息。

注释:

  • 牺象:祭祀用的大象,象征着权力和祭祀的庄重。
  • :供奉。
  • 清庙:指祭祀的庙宇,象征着神圣和庄重。
  • 余材:剩余的材料,指那些被忽视或丢弃的事物。
  • 穷通:穷困与通达,指人生的境遇。
  • 原上草:指大自然中的草,象征平凡和自由。
  • 春风:象征生机和希望。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牺象”与“清庙”可追溯到古代祭祀文化,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和地位的重视。而“宁为原上草”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以爱国、抒怀为主题,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陆游心系国事,常以诗抒发自己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古风二首 其一》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人生态度。诗中从祭祀的象征入手,反映出对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在“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中,诗人以祭品与剩余材料的对比,暗示在权力和地位面前,平凡的生命往往被忽视。接着,诗人进一步强调珍视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人当贵其身”,并质疑社会对贫富的过度关注。最后,诗人以“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结束,展现了他对自由、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不羁的精神和对生命真实意义的追求。在这些意象与情感交织之中,陆游不仅传递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广泛的社会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祭品的象征,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权力的重视。
    • 第二句:对比二者,表达了生存状态的相似性。
    • 第三句: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不必过于关注外在的贫富。
    • 第四句:表现对自然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比:祭品与剩余材料的对比,强调生命的价值。
    • 比喻:将自己比作“原上草”,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珍视生命、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外在的贫富荣辱。

意象分析:

  • 牺象:象征权力和祭祀,代表传统社会的价值观。
  • 春风:象征生机和希望,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原上草:象征平凡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古风二首 其一》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祭祀文化
    B. 人生价值
    C. 自然景观
    D. 战争

  2. “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名声的渴求

  3. 诗中提到的“穷通”指的是什么? A. 贫困与通达
    B. 生命与死亡
    C. 春天与秋天
    D. 祭品与剩余材料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古风二首 其一》 vs 李白《将进酒》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对生命本质的珍视,而李白则展现了对酒、自由的热爱,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