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教邠娘羯鼓成,大酺初日最先呈。冬儿指向贞贞说,一曲乾鸣两杖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新教的邠娘羯鼓已经演奏完成,盛大的宴会在初日便率先呈现。冬儿指着贞贞说,一曲音乐响起,仿佛两根杖子轻轻摆动。
注释:
- 邠娘:指的是一种民间乐曲或舞蹈,可能与地方习俗有关。
- 羯鼓: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于伴奏。
- 成:这里指的是乐曲的完成或演奏。
- 大酺:盛大的宴会或庆祝。
- 初日:指的是新的一天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开始。
- 冬儿:人名,可能是诗人描写的一个角色。
- 贞贞:人名或可能指代某种优雅的姿态。
- 乾鸣:指音响清脆,形容乐声。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羯鼓”在唐代的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于庆典和欢宴。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欢庆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云溪,原籍河南,后迁居长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描写生活琐事及民间风情,颇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邠娘羯鼓》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诗人通过描写乐曲与宴会的场景,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乐趣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邠娘羯鼓》是一首描绘欢庆场景的诗,开篇即以“新教邠娘羯鼓成”引入,展现出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诗中通过“初日”一词,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新生的色彩,象征着希望与活力。接着提到“大酺”,更是将这种愉悦推向高潮,描绘出人们在欢庆中的热情与兴奋。冬儿与贞贞之间的互动,生动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中分享快乐的场景,同时“乾鸣”与“两杖轻”的描写则传达出乐声的悠扬与舞动的轻盈,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瞬间的愉悦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传递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节日气氛,体现了唐代诗人在描绘生活时的细腻与生动。诗中乐器的描写不仅仅是表面的音响,更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使得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教邠娘羯鼓成:新演奏的邠娘羯鼓乐曲完成。
- 大酺初日最先呈:盛大的宴会在新的一天最先展开。
- 冬儿指向贞贞说:冬儿指着贞贞,表示分享。
- 一曲乾鸣两杖轻:一曲悠扬的音响仿佛轻轻摆动的杖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初日”和“大酺”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乐声比作轻轻摆动的杖子,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民众的幸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羯鼓:象征欢庆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 初日: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大酺: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羯鼓
C. 二胡 -
大酺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悲伤的宴会
B. 盛大的宴会
C. 小型聚会 -
“初日”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结束
B. 新的开始
C. 平常日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描写了音乐的魅力与人们的感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历史的沉重感。张祜的《邠娘羯鼓》则更侧重于欢庆与社交,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