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车遥遥》
时间: 2025-01-19 19:0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祜的《杂曲歌辞·车遥遥》
东方昽昽车轧轧,
地色不分新去辙。
闺门半掩床半空,
斑斑枕花残泪红。
君心若车千万转,
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
马蹄在耳轮在眼。
桑间女儿情不浅,
莫道野蚕能作茧。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明媚,车声缓缓响起,
地上的车辙和新旧痕迹不易分辨。
闺房的门半掩,床上空荡荡,
枕头上的花纹沾满泪痕,泪水泛红。
你的心像车轮一样转动不息,
我的心却如车辙一样渐行渐远。
碧绿的河流绵延不绝,山峦重叠,
马蹄声在耳边响起,车轮在眼前转动。
桑树下的姑娘情意绵绵,
不要小看乡间的蚕,也能织出茧来。
注释:
- 昽昽:形容清晨的光景,意指阳光明媚。
- 轧轧:形容车轮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 闺门:指女子的闺房之门。
- 斑斑:形容泪痕斑驳。
- 君心:指对方的心思或情感。
- 妾身:自称,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 碧川:形容清澈的河流。
- 桑间女儿:指乡间的姑娘。
典故解析:
“桑间女儿”一语常用来指代农村的女子,象征着质朴的爱情和情感的深厚。诗中提到的“野蚕能作茧”,隐喻着即使在乡间环境中,也能产生美好的爱情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在中唐时期。张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清新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节,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车遥遥》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这一作品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情感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车遥遥》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诗中通过车与辙的隐喻,巧妙地表达了恋人之间的思念与距离。开篇的“东方昽昽车轧轧”,将读者带入一个晨光熹微的场景,车声的描绘立刻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接下来的“闺门半掩床半空”,则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孤独与失落,床上的空荡和泪痕暗示了她对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君心若车千万转”,而“妾身如辙遗渐远”的无奈,折射出恋人之间情感的隔阂与距离的渐行渐远。
后半部分描绘了绵延的自然景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厚度。马蹄声与轮转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最后一句“莫道野蚕能作茧”,不仅传达了对爱情坚韧的期待,也展现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爱情也能绽放出美丽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方昽昽车轧轧:描绘清晨的美好,车声象征着生活的开始。
- 地色不分新去辙:车辙交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迷惘。
- 闺门半掩床半空:展现女主人公的孤独,暗示内心的失落。
- 斑斑枕花残泪红:泪水沾染枕头,表达对恋人的思念。
- 君心若车千万转:比喻对方心境复杂而多变。
- 妾身如辙遗渐远:自喻如车辙,情感的渐行渐远。
- 碧川迢迢山宛宛:描绘自然美景,象征爱情的远方与希望。
- 马蹄在耳轮在眼:声音与影像的交错,体现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
- 桑间女儿情不浅:表达乡间姑娘深厚的情感。
- 莫道野蚕能作茧:强调即便是普通的生活也能孕育出美好的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车”与“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距离。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渴求,反映出在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面前,恋人之间的思念与牵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展现了爱情的坚韧与美好。
意象分析:
- 车: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辙:暗示着过往的痕迹与情感的牵绊。
- 泪:表达深切的思念与失落。
- 山川:象征着广阔的情感空间,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清晨场景用哪个词语形容? A. 暮色
B. 昽昽
C. 夕阳 -
“妾身如辙遗渐远”的意思是? A. 自己的心情变化
B. 情感的渐行渐远
C. 车辙的痕迹 -
诗中提到的“桑间女儿”指的是? A. 乡间的姑娘
B. 城里的女子
C. 贵族小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相比,张祜的《车遥遥》展现了更加强烈的思念情感,而李煜则着重于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首诗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