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
伏枕濒九死,下床如再生。
幸回蒿里驾,犹作越吟声。
拂几嗟麈积,开书觉眼明。
淖糜方自养,未敢忆南烹。
白话文翻译:
我卧病在床,日子过得很辛苦,身体极度虚弱,偶尔感觉好些,便写了这首诗。
躺在枕头上差点要死,今天下床如同重生。
幸好能回到家中,依然能吟唱越地的歌声。
拂去桌上积尘,打开书本感觉眼前一亮。
虽然身体还在恢复中,但却不敢再想南方的美味佳肴。
注释:
- 卧病:生病在床。
- 累日:多日,形容时间长。
- 羸:虚弱,瘦弱的样子。
- 九死:形容病重,几乎要死。
- 蒿里驾:指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蒿草是一种植物,可能象征着乡土。
- 越吟声:指越地的歌声,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 嗟麈积:桌上积满了尘埃,表达长时间未曾整理的状态。
- 淖糜:指沼泽,可能形容身体状态的虚弱。
- 南烹:南方的美味佳肴,指作者对美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抒发爱国情怀、人生感慨和自然风光为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陆游卧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是一首表现病中感受的诗作。诗人以“卧病累日”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他在病痛中煎熬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形象地描绘了从病床上起身的瞬间,仿佛重获新生,这种生的喜悦与对生命的渴望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幸回蒿里驾,犹作越吟声”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尽管身体虚弱,但仍能吟唱故乡的歌声,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乡土情怀。紧接着的“拂几嗟麈积,开书觉眼明”,则揭示了诗人在病中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书本不仅是知识的象征,更是精神寄托的所在。最后一句“未敢忆南烹”,则是对美味的向往,却因身体尚未康复而不敢奢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珍惜。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是陆游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表明诗人长期卧病,身体虚弱,但偶尔感觉好些,于是写诗。
- 伏枕濒九死,下床如再生:生病时的痛苦,像是濒临死亡,今天下床感觉像重生。
- 幸回蒿里驾,犹作越吟声:回到熟悉的地方,仍然可以吟唱故乡的歌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拂几嗟麈积,开书觉眼明:清理尘埃,打开书本,感到精神焕发,表现对知识的渴望。
- 淖糜方自养,未敢忆南烹:虽然身体正在恢复,但不敢想到美味的食物,表现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下床如再生”与“卧病累日”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病痛的煎熬比作“九死”,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濒九死”强调病重的感受,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知识的渴求,传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生命的脆弱,象征人类的无奈与渺小。
- 蒿里:熟悉的地方,代表着故乡的温暖和归属感。
- 书:知识的象征,代表着智慧与思想的力量。
- 南烹:美味的象征,代表着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蒿里”象征什么?
A. 美食
B. 故乡
C. 书籍
D. 朋友 -
诗人对身体的状态有怎样的描绘?
A. 健康
B. 虚弱
C. 强壮
D. 疲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厚。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对国家和家庭的关切,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集》
- 《古诗文网》